幽门螺杆菌是致病菌,会导致多种疾病
专家一致认为生长在胃窦部黏膜内的幽门螺杆菌,符合鉴定传染病病原的Koch法则,是一种传染病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现已明确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2)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5)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幽门螺杆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幽门螺杆菌是至今为止感染最多的细菌
“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者,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感染率已经从原来的70%下降到约50%(儿童为30%),感染人数高达7.68亿。”——《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
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两个成人就有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
哪些情况时需要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
专家认为对有下列临床特征的人群进行筛查,对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并能从中获益。
(1)胃痛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对症治疗无效;
(2)糜烂、出血、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肠化;
(3)胃十二指肠溃疡,无论有否症状或并发症;
(4)胃癌家族史、或胃癌切除手术后;
(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低剂量阿司匹林等;
(6)胃MALT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ntrir病等;
(7)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目前常用诊断幽门螺杆菌方法选哪个好?
快速尿素酶试验
需在胃镜下取活检标本才能检查,为侵入性检查,一般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均应做快速尿素酶试验。
组织切片染色
需在胃镜下取活检标本才能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推荐胃窦单点取材,可有多种染色方法。
呼气试验
碳13或碳14尿素呼气试验应用范围较广,为非侵入性检查,在完成抗Hp治疗后4周检查1次即可证实Hp根除与否。有活动性胃出血(出血停止5天内)者不能使用该方法,呼吸功能不良的患者可影响本试验的准确性。另外,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一般不用于孕妇和儿童。
细菌分离培养
需在胃镜下取活检标本才能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检测要求较高,可明确Hp菌株耐药情况及Hp分型。即使培养失败,至少可凭涂片染色镜检及尿素酶试验检测有无Hp感染。
粪便Hp抗原检测
为非侵入性检查,尽管其阴性预测值可能稍低于尿素呼气试验,但价格便宜,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检测方法,可适用于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孕妇以及治疗后随访等方面。
血清学试验
可作为胃镜检查前的筛检,或者用于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的来说,对各种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先无创后有创,多种方法互相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