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常在饥饿的时候感受到上腹部疼痛?或者在一餐饱腹后上腹部间歇性疼痛?这些可能是消化道溃疡的症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是指胃肠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及胃酸、胃蛋白酶的影响密切相关。溃疡的好发部位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所以,一般都称该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道溃疡一般都是呈慢性发病的过程,常反复发作,伴随的痛苦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发作呈周期性、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一般为饥饿性疼痛,进餐可缓解,经常在夜间被痛醒,也有在饥饿的时候发生不适感。胃溃疡经常出现在饱腹之后,疼痛特点为“进食-舒适-痛-舒适”,在进食后疼痛逐渐消失,但有很多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敢多进食,导致能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消瘦甚至贫血。
消化道溃疡膳食如何安排1.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少吃多餐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既可增加营养的摄入,又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在急性发作期,可每天5-7餐,每餐的量不宜多。
2.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合理地安排膳食尤为重要,对于胃十二指肠患者而言,蛋白质应该适量摄入,因为蛋白质对胃酸起缓冲作用,可中和胃酸,但蛋白质在胃内又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因此,蛋白质应适量摄入,可每天安排1g/kg以满足身体需求,而又不增加胃的负担;建议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包括植物油在内约60g-70g;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相对提高,占全日总能量的55%-60%,约-g左右,最好选择偏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馄饨等,主食以面食为主,同时避免甜腻的食物摄入,因为甜腻的食物会增加胃酸的分泌,且容易胀气。
此外,应该摄入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丰富维生素B的食物有全麦、大豆、蛋*、鱼、燕麦、花生、猪瘦肉、麸皮、动物内脏、牛奶及大多数的蔬菜、坚果及布拉氏酵母菌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鸡蛋、牛奶和乳制品、人造奶油、深绿色*色蔬菜及*色水果;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莓类、绿叶蔬菜、番茄、哈密瓜、花椰菜、土豆、辣椒等。值得一提的是牛奶是溃疡患者的佳品,牛奶有防治溃疡形成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3.清淡饮食,健康烹调
饮食应该优先选择清淡的食物,在烹调的方法上,可选用蒸、煮、汆、软烧、烩、焖等,不宜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方法,避免食用高盐食物,每日用盐(包括食盐、酱油、鸡精、味精及泡菜等腌制产品在内)不超过6g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在急性发作期间,盐不应超过5g。
此外,应该避免粗糙的、刺激性的食物和易产酸产期及生冷、难消化的食物。粗糙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及干果类等;刺激性食物包括咖啡、浓茶、烈酒、浓菜汤、辣椒、芥末、咖啡等;易产气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等;生冷的食物包括大量冷饮、冷拌菜等。也避免食用如巧克力,咖啡,酒,加工过的肉,腌制食品等高糖、高盐食品。
4.愉快进餐,睡前加餐
有研究表明,舒畅、愉快的心情搭配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睡前可适当地加餐,尤其是对于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睡前适当地加餐可减轻饥饿性疼痛,有利于睡眠。
5.食品安全,受益终身
幽门螺杆菌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细菌,可能传播的途径包括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在家庭成员中传播最为广泛。口-口传播途径包括大人和孩子嘴对嘴的亲吻、不使用公筷、用嘴巴嚼碎了喂孩子、共用洗漱用品等一系列有与唾液有关的行为;粪-口传播途径包括上厕所未洗手、饭前未洗手等行为使含病原体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而传染疾病。建议使用公勺公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准备食材和如厕结束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消化道溃疡患者,早期应该禁食。
总之,预防胜于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远离疾病,你学会了吗?
临床营养科简介医院临床营养科成立于年4月,由3名有营养背景的副主任医师、3名护师及1名营养师组成,主要负责全市膳食营养行动策划,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及指导营养治疗,帮助患者更快康复、预防慢性病,为特殊人群制定食谱,同时开展营养门诊及科普宣传、义诊等,普及合理膳食及健康观念,帮助人们正确养生、健康生活。
营养门诊主诊范围:营养不良的诊断与风险评估,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的营养干预,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孕产妇营养与保健,儿童营养咨询与干预,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肿瘤、慢性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饮食干预与营养治疗等。
门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后续将增加门诊时间)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二楼内科一2号诊室
供稿:临床营养科蔡晓心廖洳瑧郭焕钢
钢审核:蔡辉龙张国彪姚堃
编辑:荣芳
终审:*书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