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带点血?不过就是痔疮犯了而已。
什么?去医院?太小题大做了吧。
俗话说“十人九痔”,谁还没点痔疮呀。去医院太麻烦,做检查太尴尬,小小痔疮不用太在意。
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殊不知导致大便带血的疾病非常多,诸如肛裂、肛瘘、肠炎,甚至是恶性肿瘤,也许你的便血可不是痔疮这么简单。
1顾名思义,便血就是血从肛门排出,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
便血可以是肉眼看得见的出血称为显性出血;
出血量少时,也可能肉眼看不见,需大便隐血试验才能发现的出血,称为隐性出血或隐血。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便血有明确的描述:“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中说“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远血即血在胃或小肠,去肛门远,故多色黑;大肠或肛门出血,距肛门近,故名“近血”,近血色多鲜红或暗红。
2然而便血只是一种症状,伴有便血的疾病有很多:
(1)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出血。
(2)下消化道出血: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直肠疾病: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息肉、直肠癌;结肠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小肠疾病:感染、炎症、肿瘤。
(3)全身性疾病: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因素、尿*症、结缔组织病、急性传染病等。
前方高能预警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混合痔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壁
肠道恶性肿瘤
3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开始有些担心自己,那么如何简单的判断出血原因呢,下面小编就教大家“便血诊断三步法”,看看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吧。
1
根据便血颜色推断出血部位
鲜红色——肛门部
暗红色——下消化道
黑色——上消化道
2
根据伴随症状判断常见疾病
1.肛门部位出血
(1)出血量较多,可呈喷射状;肛门部无明显疼痛,可伴有肿物脱出——内痔出血
(2)出血量不多,伴有便时和便后疼痛——肛裂
(3)肛旁肿块,疼痛,破溃后可有脓水流出——肛瘘
2.下消化道出血
(1)脓血便,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等——结直肠恶性肿瘤
(2)腹泻,腹痛,粘液便,里急后重,发热等——炎性肠病
3.上消化道出血
(1)上腹部规律性疼痛(胃溃疡“餐后痈”;十二指肠溃疡“空腹痛”)——溃疡
(2)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恶性肿瘤
3
根据检查准确诊断疾病
以上两步只能初步推断常见疾病,准确诊断还需借助医生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病变意义重大。
据统计75%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被发现,
而直肠癌贻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作直肠指检。
除此之外,各类实验室和器械检查,如大便隐血试验、肛门镜、消化内镜检查等都是准确诊断的必要手段。
●内容说明:排版/马大好,审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来自于青橘医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