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次推送
全文共计字丨阅读需要7分钟
本期的话题是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个话题可能有的人觉得听不懂什么意思,好,那下面就说一下正气天香散。
这个方可颇有来历,刘河间的方,这个方原本是乌药60克,香附末克,苏叶、陈皮、干姜各30克,既然叫散剂,原方是把这五个成分打成细粉末,每次9克,水调服。散剂就得打细粉,末状的就得这么冲着喝,原方是这样的。治什么的?这个是行气止痛,它能解瘀散寒,能调气和血,所以治疗妇科的诸气作痛,这就特别管用。大家一听这是妇科治疗痛经的一个好方,没那么简单。这个方其实可以对内科、外科、妇科好多的问题都有效果,但是现代的服用方法一般是汤剂,就是煎汤送服。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内科、外科、妇科,那先说内科,先说胃痛。
案例一:胃痛
胃痛的发病率太高了,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等,反正中医管这个病都可以定到胃脘痛,或者简单说叫胃痛,就是胃或者十二指肠的炎症或者溃疡,都可以定到这个范围。
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个女性三十四岁,她的胃疼了两三年了,时不时就疼,生点气,着点凉疼的就明显。一个星期前又受寒又受凉,心情不太好,又累着了,所以这胃疼就犯了。一疼起来用手按着胃疼的位置就就能舒服点,用热水袋就更舒服了,喝口热水也舒服,吹一点凉风,吃口凉的就加重,所以就是遇温则缓,遇寒则重,手脚也凉。这个病其实有两三年了,不是没治过,医院就说这是浅表性的胃炎,也找中医看过,说这就是肝气犯胃的这么一个病,吃了好多药,抑制胃酸分泌的,促进胃动力的,喝过汤药什么的不详细讲了。一看她的舌苔,是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腻,舌边有紫暗的颜色,一按脉,弦细脉。我问她吃饭没有?她说这两天基本没正常吃饭,没胃口,吃完也难受,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病很典型,是寒邪克胃,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故而形成胃痛。怎么治呢?温中散寒,疏肝和胃、化瘀止痛,所以跟咱们今天这个标题,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里又有肝郁,有气滞,又有血瘀,又有寒。那么正气天香散对证了,方子: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加元胡、白术各10克,干良姜、炙甘草各5克。开五副药,不能多开,得投药,以药测证,看看到底判断对不对。五副药下去之后胃疼就减轻了,也不吐酸水了,吃饭还有胃口了。说明什么?说明对证了,再来十副药,一共十五副药吃完胃病就好了。
我们分析一下,得胃病的人太多太多了,临床当中对胃痛,无论是胃炎、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的时候都这个位置,胃脘部疼,胃部疼痛。所以只要跟寒有关,只要跟瘀有关,一般来讲用正气天香散作为基础方都会有效。
今天跟大家先分享一个内科的病,刚才我说外科也管用,好,那咱们说一个外科的疝气。
案例二:疝气
疝气的发病率就高了,小孩可以得疝气,成年人可以得疝气,老年人还可以得疝气,脐疝、腹股沟疝气等都比较常见。那么得这个病之后,有人说用药不好使怎么办?那就手术,别拖别等。咱们接下来说疝气的一个例子,一个男性四十三岁,左侧的睾丸肿痛十来天了,这一疼就牵扯着腹股沟疼,走路加重,一走路就疼得更厉害,或者简单的做点家务活也疼,然后阴囊凉,自己就着急,来点止疼药、去痛片,但是不管用。十来天了怎么办?到医院去看看,医院说是疝气,结论好下,关键是怎么办?医院说手术吧,他年轻力壮的,一般不得这病,一般是老人孩子得这病,或者是妇女得这病,年轻力壮的男的得这个病用药恐怕不行,得手术。但是他害怕,比较犹豫,这一犹豫又过了两天,疼的实在受不了了,过来一看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脉沉弦,这是什么病呢?中医分析就是肾阳不足,典型的肾阳不足,厥阴中寒,寒凝经脉,阳气失运,所以这就简单了,温肝散寒,理气止痛。正气天香散,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还是基础方加橘核、延胡索、小茴香各10克,肉桂5克。
先来三副药,三天过后不行的话就去手术,三副药吃完他的小肚子热乎了,然后排气比较频繁,睾丸的肿痛明显减轻了,那就对证了呗。又用五副药也不疼了,也不凉了,也舒服了,好了,没症状了。
想听更多更精彩的内容,欢迎大家下载“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