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医院胃肠外一科主任孙少川、副主任医师姜永胜、主治医师延冰共同为50岁的患者严先生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
医院配备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医院中配备的第94台,省内第7台,为最新一代的手术系统。自11月24日开展首例手术以来,达芬奇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良恶性疾病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直肠肿瘤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减重手术等,目前已开展20余例。
胃肠外科医生用达芬奇机器人给胃癌患者做手术,显著优势有哪些?医院胃肠外一科主任孙少川介绍说:“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做消化肿瘤手术,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手术过程更快、术中操作更轻、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手术视野更清晰
精准解剖更连贯
50岁的患者严先生于年3月出现上腹痛,今年11月中旬腹痛明显加重。到医院就诊,做胃镜检查,发现幽门口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说:“没有恶心呕吐这些,只是有觉得饥饿的时候,会痛得明显,最近1个月,痛得厉害,住院,再仔细检查,病理结果说是黏膜内癌,中等分化,周围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癌变,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不用医生给解释,我也知道不乐观。”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医院已具备标准范式,如今升级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时代,患者有什么感受?。
患者严先生说:“其实,没啥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整个过程很快,从进手术室到出手术室,不到3个小时,好的专家加上最先进的设备,又快又好就是好兆头,说明手术顺利,没有预料之外的麻烦。”
作为手术操作者,医院胃肠外一科主任孙少川教授最直观的体验是:“手术视野更清晰,因为,腹腔镜下做手术是放大3~5倍,机器人手术系统是放大10~15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只有看得更清楚,才能实现手术操作更精准。另一个性能先进之处,我们在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雾,比腹腔镜系统时代明显少,不再频繁地受到镜头起雾、视野模糊的困扰,这样就减少了更换、清洗镜头的频次,实现了连贯操作,使手术的各个环节更紧凑,有效地提高了手术质量。”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
助力人机完美融合
前文说过,医院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省内第7台,属世界上最新一代的机器人手术系统。
由此而言,省内能够运用这一先进设备为胃癌患者实施手术的医生,不会太多,能够亲眼看到手术过程中人也不过太多。
那么,众人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之时,难免会有疑问:就是机器人给病人做手术吗?
医院的手术室里,现实的情况,当然是否定。
作为孙少川主任在手术过程中的助手,胃肠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姜永胜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解释:“这个系统,或者称之为这套设备,只是外科医生的一个工具,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完成一些更高级的手术。如果把用手术刀开腹为患者做胃肠肿瘤手术的传统方式,比作是骑自行车去一座城市的话,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先进性能就好比是乘坐高铁去一座城市。具体到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这个系统的先进性能,更体现在一些手术空间狭窄的地方,医生的手不能直接到达之处,腹腔镜器械也不好操作之处,机器人系统的机器壁就可以到达,并且能够灵活自如地完成解剖、离断、止血、缝合等精细动作。”
再回到患者严先生12月10日这一天的“达芬奇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孙少川主任探查肝脏、盆腔、腹膜,发现无种植转移,肿瘤位于胃窦后壁,大小3*2厘米。孙主任介绍说:“此前,我们团队运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先后开展了3例结直肠癌手术、1例糖尿病减重手术、2例胃癌手术,充分感受了这个机器人系统的先进性能,体现出智能化的程度非常高。譬如,在探查之后的游离组织、裸化血管过程中,这个系统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实现少出血,甚至某些部位不出血的愿望,因为这个系统有记忆性,如果医生过度操作,这个系统它会排斥你。这些先进性能,在远端胃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的游离血管和清扫淋巴结时,体现得更明显。”
据了解,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涉及到9条动静脉,孙主任解释说:“胃癌患者的突出特点就是,转移淋巴结往往与血管相伴而行,清扫淋巴结,考验的就是手术者裸化血管的水平,这个过程中,不能误伤血管,也就是不能出血。在这个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去清除可能的、可能疑的转移淋巴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帮助外科医生高标准地实现肿瘤学的手术要求。”
胃肠外一科团队为何在较短时间内,能与世界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完美融合?
原来,医院胃肠外一科此前开展3D腔镜胃癌手术已突破千例。对腹腔镜手术时代已达到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而言,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配备到位,极速融合,自在情理之中。
机器人系统性能先进
胃肠肿瘤仍需早诊早治
12月10日的“达芬奇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过程中,手术室里的医务人员能够看到孙主任所操控的机器臂在“清扫12a组淋巴结”之时的动作精细程度,孙主任却提示说:“虽然这个机器人系统的技术性能非常先进,它灵巧的机械臂加上清晰的影像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比较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但是,对于胃肠肿瘤患者而言,早诊早治才是根本,如果把手术时机提前三个月,甚至提前半年,我们清扫清巴结的任务就会轻一些。”
简单地说,胃癌手术的时机越往前,肿瘤组织在淋巴结转移的范围越小,程度越轻,手术难度相对就低一些。因为,对于胃肠外科医生来说,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手术的技术核心。孙主任解释说:“人的正常淋巴结的大小在5毫米左右,比小米粒要小,但我们以往在手术过程中看到的淋巴结,大的能有鸡蛋那么大,从比小米粒还小的状态一步一步生长起来,一定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要重视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要重视查体。”
医院基本医疗保险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试点病种:
目前参加筛查5种试点病种:
主要筛查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五种早期常见癌症。
参保人要符合以下条件:
(1)参加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年龄在45至70周岁
(3)之前未被确诊患有关疾病的人群,且两年内未参加过此类癌症筛查
预约方法:
(1)到医院10号楼一楼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部填写筛查问卷,符合条件者进入检查流程。
(2)手机扫描癌症筛查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