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对每个人来说,癌症是个严肃又令人害怕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我国癌症的发病患者越来越多了。但其实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并没有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高,不过死亡率却超过了!
究其原因,与两个因素也密切相关:一是发现时间,相较而言,我国晚期确诊的患者较多;二是高发癌症的类型也有差别,这与生存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在我国,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消化道肿瘤都“独占鳌头”!到了晚期,生存率比较差。
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我国发病率排前5的癌症里面,有3个都属于消化道癌症,分别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而死亡率排前5的癌症里面,有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4个消化道癌症!
早发现早预防是提高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那么,日常有哪些危险因素需要我们尽可能规避?如何及时发现这些疾病的蛛丝马迹?这篇文章一定要跟着可可认真看一下。
1“癌中之王”肝癌
肝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全球每年有75万例新发患者,但近55%的发病率在中国!
1可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①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常吃腌制类的食物(含有亚硝基二甲胺,属于肝癌致癌物);喜欢烧烤、煎炸的食物(含有苯并芘,属于高活性致癌剂);常吃发霉变质的食物(*曲霉素,是1类致癌物)。
②病*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感染等。
③寄生虫感染:如生河鱼中的肝吸虫。
④药物:长期乱吃药、吃错药都会导致肝损伤,增加癌变几率。
2易得肝癌的高危人群①嗜酒、吸烟、常吃发霉食物、乱吃药的人;
②具有乙型肝炎病*和(或)丙型肝炎病*感染;
③有肝硬化、脂肪性肝炎等患者;
④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高危人群,男性在35岁以后,女性在45岁以后,建议每半年进行肝癌的筛查,肿瘤标志物CEA、CA、甲胎蛋白可间接反映肝脏肿瘤负荷和发生情况。
3手眼并用识肝癌①多在颈部、前胸或者腹部会出现蜘蛛痣;
②手掌大小鱼际可能出现片状充血,或者红色斑点、斑块,按压会变成苍白色;
③没有撞到,皮肤突然出现青紫情况;
④颈围超标:男性>38cm,女性>35cm,则是超标。
⑤平躺在床上,双腿微曲,深呼吸,用手摸右侧肋骨的下缘,若能明确摸到肝脏,并伴随疼痛,预示肝脏病变。
若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及时做一个B超、肝功能等检查,排查肿瘤,必要时行CT、核磁检查。
2“吃”出来的食管癌
我国的食管癌患者占了全世界患者的60%,而每年约13万人因其死亡!不过早中期的食管癌5年生存率可达40%-50%。
1不良习惯导致食管癌①过烫、过硬、辛辣的饮食习惯;
②常吃腌、熏、炸或者发霉食物;
③口腔卫生情况差,细菌多;
④挑食、节食等导致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钼、硒、铁、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
2高危人群①有吸烟、酗酒的习惯,喜食过热、过硬的食物。
②有慢性胃炎、胆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症状。
③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④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如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福建等。
⑤有食管癌家族史。
高危人群建议每年都进行食管相关的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等。
3“两感一痛一淤舌”①食管有异物感。一般来说,不适部位与发生食管癌的部位相吻合。
②吞咽食物时有停滞或哽噎感。
③吞咽时还会出现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或牵拉样疼痛。
④舌头中间有明显的淤暗,可能成点状、斑状或成线,这往往预示着存在消化道疾病的可能性。
食管癌患者出现淤舌的可能是正常人的4-5倍。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去做个胃镜检查,排除前期病变的可能。
3“拖”出来的胃癌
中国胃癌的发病人数约占全世界的47%,死亡率占40%,早期检查率则不足12%!
1诱发胃癌的习惯①感染幽门螺杆菌,像共餐制、爱吃生食等都极易感染此菌;
②爱高盐、辛辣、刺激的饮食;
③吃饭没有规律,要么不吃,要么吃撑;
④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肥胖。
2高危人群①40岁以上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现消化不良者;
②有胃肠吻合术10年以上、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胃息肉、恶性贫血者;
③长期酗酒、吸烟,喜高盐饮食、熏制食品和少食新鲜蔬菜者;
④精神受刺激和长期抑郁者;
⑤有胃癌家族史者;
⑥超重或肥胖人群。
上述患者可以做胃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等进行筛查。
3胃癌的蛛丝马迹①睑结膜颜色苍白,而正常情况应该是分布着红色细小血管的。
②大便不成型、粘腻、黑便。
③即使吃得很少,上腹部依旧饱腹感强烈,有时还会伴随疼痛,尤其是在安静休息的时候会发作。
④食欲不振,突然消瘦,疲劳乏力。
⑤有持续性干咳或痰咳,痰中有血,并伴随声音嘶哑。
出现上述情况也要及早做胃镜检查。
4隐匿的大肠癌
大肠癌也叫结直肠癌,正以每年4.2%的速度逐年上升,已位列恶性肿瘤第五位。
早期大肠癌术后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98%,而晚期癌则仅为10%,近一半人发现时已是晚期。
1肠癌找上门的原因①饮食中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比例过高;
②不爱吃果蔬、不爱运动、喝水少的;
③日常有久坐、抽烟、喝酒的习惯;
③滥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调。
2高危人群①年龄大于45岁;常年便秘、慢性腹泻者;
③爱吃加工肉制品、红肉;超重、肥胖者;有久坐、吸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③有肠息肉、消化道溃疡史;
④有大肠癌家族史。
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一次便潜血检测、肠镜、肛门指诊检查。
3早期预警信号①大便带血或者出现血性粘液便,并且持续出现,逐渐增多。
②排便变得不规律,可能便秘,也可能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的情况。
③排便时会出现阵发性腹痛。
④腹部存在包块。
⑤贫血亦或是突然消瘦。
④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
5癌症自我诊断的“六字诀”
不仅是消化道肿瘤,大多数癌症来袭时,身体都会有异样表现,以下6个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1瘦在没有糖尿病、甲亢、厌食症等情况下,体重突然间下降迅速。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在消耗你体内的营养。
2乏正常情况下,一定时间的休息会让身体的劳累感消失,但癌症来袭时,患者不管怎样休息,都提不起精神,整日疲乏。
3烧许多癌症都会出现不明原因、持续不断的高烧,亦或是每天规律性的发烧。
4块癌症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时,会在颈部、腋窝这些地方出现非常硬的肿块。因而身体莫名出现肿块也要提高警惕。
5痛身体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吃止痛药还无法缓解的,就得当心了。
6血没有外在的因素,也无机械性损伤,身体某些地方突然经常性地出血,像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下出血、便血等,都要及时检查。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