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胃炎,已经是目前家禽养殖必防疾病之一,给家禽养殖带来了无法估计的危害(生长受阻,均匀度差,料比高,继发感染病难控制等)。从09年山东报道出现此病症,至今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解决,而从发病范围看,已经从肉鸡品系(肉杂鸡、白羽肉鸡)扩大到蛋鸡品系(青年鸡、产蛋鸡),再到其他品系肉用鸡(三*鸡、青脚麻鸡、乌鸡、红公鸡等),从北到南,此病或轻或重,都有发生,其损失大小,和养殖基础设施、养殖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对此病的理解与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腺肌胃炎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家禽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流行特点
目前,商品白羽肉鸡、肉杂鸡,三*鸡、麻鸡、乌鸡等均为高发品种,而产蛋鸡和青年鸡也呈高发性,同时,种鸡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本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尤其在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发病率更高。发病区域从南到北,全国各地均可见到该病发生的报道。本病发病日龄比较广,最早在1日龄的雏鸡中剖检就可以见到病例,而且肉雏鸡上比较常见,日龄以后的种鸡也能见到该病例,肉鸡、青年鸡多发生于5-35日龄,雏鸡的发病日龄的大小与发病的轻重程度有很大关系,发病的日龄越小,症状也就越明显,病症发展的比较快,1日龄有病例的雏鸡,4日龄就可见到生长受到抑制,采食量增长缓慢,严重的不增料,均匀度越来越差,10日龄以后发病的雏鸡,发展速度则相对略慢一些,但也会表现出消瘦,大群容易惊群,网床养殖的更为明显,羽毛蓬乱,翅、尾主羽突出,成年鸡病症发展程度轻于幼龄雏鸡,蛋、种鸡发病速度一般比肉鸡慢,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当该病单独发病时死亡较低,而继发其他病原体时死亡会迅速增加。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条件关系密切,饲养管控好的鸡场发病和死亡较轻,管理差的,死亡和发病比较严重。
二、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表现为羽毛粗糙无光泽、趾爪干瘪、脱水状,病鸡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粪便呈*色细软条状,发病初期,过料,中后期,过料拉稀,病初起鸡群神经性高,易惊群,个别鸡兴奋,独处时呆立发蔫,体型修长,翅、尾主羽突出,发病后采食量增长缓慢或不增料,均匀度越来越差,祖孙三代,随病情发展,常继发支原体、大肠杆菌,甚至是继发新城疫或流感等病*性疾病,死亡会随激发感染程度而增加。
三、剖检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在腺胃和肌胃及肠道。腺胃乳头肿胀如球状,呈乳白色,腺胃粘膜液化脱落,剪开横切面变厚,乳头界限融合,腺胃壁增厚、水肿,用指轻轻挤压可挤出乳状液体,肌胃内金色加深、增厚、变硬角质化,易开裂,严重的出现火山口样的溃疡甚至肌胃穿孔,十二指肠增粗肿胀,剪开外翻,肠道黏膜粗糙,后期脱落并形成肠炎症状。
四、可能诱发腺肌胃炎的因素
1、种禽遗传缺陷的因素。
2、孵化过程中高温度会对雏鸡形成的消化系统永久性损伤,出壳时的熏蒸消*不当,也会对雏鸡的消化系统有所损伤。
3、特殊的病*也会攻击雏鸡的消化系统。如冠状病*造成的腺胃型传支。
4、霉菌感染和霉菌*素中*。霉菌*素在动物机体中可以长期长时间储存,并且在体内表现为累计效应,*素长时间储存在体内,造成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层脱落易剥离,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层下形成出血性溃疡。而且霉菌*素能够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5、饲料营养不均衡,尤其是饲料中生物胺,日粮原料中鱼粉、豆粕、维生素预混料等保存不当,很容易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生物胺,造成消化酶代谢的抑制,引起胃酸分泌过剩,诱发腺胃溃疡、肌胃糜烂,肠道黏膜受损。
6、高浓度硫酸铜对家禽胃肠粘膜可产生强烈地刺激作用,大量吸收后损害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导致腺胃黏膜出血,肌胃溃疡。
7、饲养管理中的强性应激和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高温低湿的养殖环境,会对雏鸡腺肌胃炎病症直接加重甚至诱发。
8、饲喂管理中,雏鸡采食的量和时间,结合环境的温湿度,对消化系统病变有直接影响。
主要成分:栀子、蒲公英、泽泻、大青叶、冰片等。
组方方解:栀子:泻火解*,清热利尿。蒲公英:广谱抑菌,利胆保肝,抗胃损伤。泽泻:泻热除湿。大青叶:提免解*,解除免疫抑制。冰片:清热散火,愈合创口,生肌止痛。
功能:泻内火,祛内湿,消肿止痛,抗菌解*,增加免疫力,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顽固性腺肌胃炎强力治本解表,用药后迅速提高采食量,改善雏鸡均匀度。
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腺肌胃炎,可在育雏期配合开口药使用,每瓶按羽雏鸡使用,连用4天,如果病症严重,可在7日龄免疫后在使用一个疗程(4天)。中后期因其他因素导致的腺肌胃炎,可在改变饲喂环境的同时,进行治疗,腺肌双效每瓶按全天饮水量兑水斤,并根据情况用去除霉菌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还要对肠道性疾病进行治疗,可视情况使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钠等药物。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腺胃型传支可用清瘟解*2.0每瓶兑水斤加腺肌双效每瓶兑水斤,连用3-5天,疗效确切。
郭可峰石家庄金元康牧药业有限公司.3.2名称:石家庄市金元康牧药业有限公司
-
技术郭可峰技术总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