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互助
求助!
求助!家母靶向降期治疗发现脑部结节,下一步怎么办?
有
问
题
上
论
坛
家母年11月1日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胃窦隆起病变并出血,在医院做CT发现肺占位,CEA:。11月8医院治疗,CEA:,PET-CTPET-CT显示:右上肺占位36*37mm、右肺门淋巴结代谢稍增高,右肺上叶及右肺斜裂微小结节、双侧颈部小淋巴结增多,部分代谢增高,腰椎L5退行性改变11月15-12月4住院治疗。增强CT右上肺叶肿块32*43mm、右肺中叶小结节11*10mm,双侧胸膜局部增厚、粘连,右肺中叶肺大疱,纵膈淋巴结增多。CEA:,后经EBUS取病灶,病理检查为非小细胞腺癌,KI67约10%,基因检测21LR突变丰度36.24%,PD-L1表达1%-4%,医生初步定为3A期,经商量采用靶向降期手术的治疗方案。出院并转同济中法院区12月5-1月3期间开始服用易瑞沙,CEA持续上升到,但CT显示右上肺肿块27*40mm,右肺中叶小结节10*7mm,稍微缩小,其他大致同前。又做了全身骨扫描同PET-CT结果一致,腰椎L5退行性改变,家母19年曾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治疗过,骨头没有发现问题。医生判定肿瘤的异质性,靶向药到了瓶颈期,安排年后初八住院手术切除。后因疫情原因无法入院,只得继续服用易瑞沙5月6日,易瑞沙5个月CT显示右上肺肿块27*38mm,右肺中叶小结节8*7mm,其他相仿,CEA:,超声检查其他正常5月23日-5月28医院住院准备手术,术前增强CT右上肺肿块2.1*3.5mm,双肺上叶尖后段3-4mm大小结节影,右肺中叶转移灶没有报告?CEA:.脑部核磁共振发现右小脑半球一枚强化结节,大小约4mm,双侧额叶多发腔隙性梗死。母亲脑部无症状,全身体感良好。继续PET-CT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右上肺肿块SUVmax从上次的16.7降到3.5。脑部结节先前没有做核磁,PET-ct也没有报告脑部的问题,经神经外科,肿瘤科医生会诊,都无法确定这个结节的性质是否为转移灶,手术暂停。医生给的建议将易瑞沙换成特罗凯服用2月后再复查7月20日,易瑞沙换成特罗凯服用50天后检查,CT显示右肺上叶肿块同前相仿大小2.1*3.5mm,CEA:.4,核磁共振检查右小脑半球结节4mm,较前略微缩小?其他同前。可能是测量的问题,脑部结节大小无变化。
问题:1、脑部要怎么确定是不是转移灶?目前家母脑部无症状,体感良好。2、本来是做靶向降期,肺内的转移灶消失了,但是脑部的结节无法确定性质,胸外科和神经外科专家让先处理掉肺部病灶,脑部的继续观察。如果是转移灶,这样的手术获益大不大?3、肿瘤科专家让把特罗凯换成奥西替尼,走保守治疗路线。但是刚测了T阴性。4、主病灶一直稳定,CEA在下降,但是依然很高,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医生建议在做一次EBUS然后基因检测,在一代TKI药有效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做么?
点
点击下方“写留言”或“阅读原文”,帮帮他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重要临床意义已是众所周知了。但是很多临床医师在面对众多检测方法时,如何正确选择,对检测结果如何解读仍有模糊认识,本文就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病例讨论
让我们先看三个临床病例,你能判断临床处理中有什么不妥吗?
病例一患者中年男性,因「早期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复诊,医师予查14C呼气试验,结果阴性。未予特殊处理。
病例二患者青年男性,3年内反复多次发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入院后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予抑酸止血药物。出血停止后查14C呼气试验,结果阴性。继续予PPI、黏膜保护剂治疗。
病例三患者青年女性,反复上腹胀、嗳气1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轻度浅表性胃炎,Hp阴性。给予常规促动力、助消化药物,效果欠佳。
常见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简介
目前检测Hp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侵入性检测(依赖胃镜)与非侵入性检测(不依赖胃镜)。先让我们一一梳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侵入性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
非侵入性检测包括:13C或14C呼气试验、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
原理:利用Hp特有的尿素酶活性。试剂中含有尿素,取出小块胃黏膜组织放入后,细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试剂变碱性,指示剂变红。
优点:简便易行、价廉,可在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如果试剂可靠,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缺点:受试剂质量、取材部位、取材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原理:在病理切片中进行特殊染色,显示Hp。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菌。
优点:直接观察菌体,特异性高。
缺点:受取材部位及取材量以及病理医师的辨识能力影响,假阴性的可能大。
细菌培养
原理:取出的胃黏膜组织经特殊处理,在特殊培养液及培养环境下进行细菌培养,进行细菌鉴定。
优点:特异性高,可进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并可进行科学研究。
缺点:复杂耗时,费用高,需要较高的试验条件,医院有限。
呼气试验
原理:利用尿素酶活性。服下同位素标记碳原子的尿素胶囊,如胃内存在Hp,则分解尿素,产生同位素标记的CO2,在呼出气体中检测到。如无Hp,尿素不被分解,呼出气中无同位素标记的CO2。
优点:简便易操作,准确性高,可反映全胃Hp感染情况。
缺点:有一定放射性,部分人群使用受限。结果受某些药物影响。因反映全胃情况,不宜用于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
血清Hp抗体检测
原理:人体感染Hp后,在血清中形成特异性抗体。
优点:简便,适于大规模筛查。
缺点:感染后既使细菌清除后仍长期存在,不能反映目前感染状态,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
粪便Hp检测
原理:使用Hp特异性抗体对粪便中Hp抗原进行免疫化学检测。
优点:敏感性、特异性均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类患者。
缺点:目前国内缺乏相关试剂,基本未开展。
病例剖析
根据这些检测方法的特点,我们分析前文中三个病例的临床诊疗决策:
病例一中患者为胃癌高危患者,指南推荐清除Hp。但是对Hp检测方法选择了呼气试验,因受胃大部切除影响,残胃内细菌总量少,易出现假阴性。宜换用其他检测方法验证。
病例二中患者反复发作消化性溃疡伴出血,Hp感染的概率>95%。但在近期出血及使用PPI治疗后,呼气试验易出现假阴性,应换用其他方法进行验证。如证实存在Hp感染,应尽早进行清除治疗,降低溃疡复发可能。
病例三中患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部分该类患者可能由于Hp感染所致,清除Hp后可获长期缓解。但选择切片法检测有假阴性可能,可换用呼气试验验证。
其他注意事项
1.因各种检测方法均有假阴性可能,对于高危患者,如果一次检测为阴性,最好换用其他方法进行证实。
2.细菌活性受药物(抗菌素、铋剂、PPI)以及消化道出血影响易出现假阴性,利用尿素酶的检测前应停用抗菌素、铋剂4周以上,停用PPI2周以上。
3.呼气试验中,检测结果如接近临界值,结果不可靠(如14C呼气试验临界值为时,不能认为检测值为即存在感染,检测值98即不存在感染)。应排除影响因素后间隔一段时间复查或换用其他检测方法。
4.治疗后复查,应在治疗结束后间隔4周以上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不能用于治疗后复查。
总之,临床医师应熟悉Hp检测的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情况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准确判读检测结果。
推荐阅读:
医生,我婆婆有幽门螺杆菌,我小孩怎么办?
服药清除幽门螺杆菌这11个要点需注意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怎么选?
作者
吴医院
编辑
李晴木木
题图
站酷海洛
投稿
wanghong
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