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美食盛典,春节就是一个“胡吃海喝”的节日,家家户户大鱼大肉,年味十足,春节吃吃喝喝,这样却给肠胃带来了负担。春节假期即将结束,我们该怎么守护自己的肠胃健康呢?医院消化科主任陈允旺怎么说。
这些肠胃疾病,春节“扎堆”春节期间,一日三餐往往都很丰盛,糖果、瓜子等零食也是家家必备,一不小心吃多了,就会积食、消化不良。节假日饮食不规律,且进食量增多,高油、高蛋白食物容易摄入过量,导致消化病患者增加。虽然,近年来酒精中*的人数减少了,但过节期间大量饮酒仍是导致胃病高发的原因,酒越浓、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对食管、胃黏膜的刺激越大,也易诱发黏膜糜烂或溃疡。如果饮酒者本身就患有胃炎、胃溃疡,更易出现胃出血。
临床发现,节日里,以下几种疾病最常见。
1、胃食管反流:常出现泛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等部位。过年期间,大量摄入咖啡、茶、甜食等都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但前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餐后痛”(多于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者多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夜间痛”。
3、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与胃的位置较近,使得部分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认为自己是胃部不适。典型的胆绞痛往往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位置偏右上腹,有时还伴有右侧肩背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烧等症状。
应对方法:由于在家无法区分胃病、胰腺炎,还是急性心梗牵涉痛反射到腹部,因此,如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需及时就医。胃食管反流及消化性溃疡者重在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黏膜;若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状轻微,可口服利胆药,清淡饮食即可。
专家提醒,春节备餐要注意荤素搭配,准备几盘青菜或爽口的凉菜。主食建议选择杂豆、薯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促进肠道蠕动。亲友间最好不要劝酒。每餐尽量只吃七至八分饱。吃剩的炒菜在食用前一定热透,如放置超过24小时,建议不要食用。肉类冷冻保存,食用前彻底加热至少10分钟。
四步应对节后肠胃问题1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它是引起胃肠道等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短时间内吃下去太多的食物、喝下去大量的饮料,超出了身体对食物消化的能力,往往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
2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选择食用多样化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五谷等,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少吃油炸、烧烤的食物。
3喝酒要适量
喝酒过量有害健康,大量、过量喝酒不仅可以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肝脏功能的损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会引起急性酒精中*,增加引发胰腺炎的风险。喝酒首选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或*酒,不空腹饮酒,不过度劝酒。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忌酒。
4吃动平衡,养成运动习惯
“管住嘴”和“迈开腿”同样重要。保持每天至少半小时以上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减少久坐时间。养成运动习惯,还有助于心情愉悦和睡眠质量的提高。
为生命护航,为健康守岁致敬春节坚守岗位的中医人!强身健体战疫情牛转乾坤看中医——医院迎新春职工趣味运动会精彩回眸传承精华促发展,守正创新启新篇——医院召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