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冬季外面天寒地冻,经常看到有人捂着肚子说“胃疼”。《素问·五脏别论篇》中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意思是说,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贮存于胃内,是生成营养物质的地方,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有“脾旺而四季不受胁”“有胃气则生”之说。所以如果脾胃受到伤害,就会使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会引发很多疾病,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及生命。现在正值冬季,更是新、老胃病找上门来的时候。
这些信号预示胃病来袭
一般而言,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部疼痛、饭后饱胀、饿时上腹部疼痛、胃脘部不适、嗳气、返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都是胃病的信号。
患了胃病,除了上述胃部症状之外,通常还伴随无精打采、睡眠差、口臭、消瘦、腹泻、便秘等。
为何冬季胃病高发?
首先,气候寒冷是胃病的重要成因之一。《素问·举痛论篇》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也就是说,寒气由口进入胃,寒邪直接到达,使胃脘受凉,或吃苦寒的药物太过,或吃寒性的食物,致使寒凝气滞,不通则痛。
其次,饮食不节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俗话说“病从口入”。现在的人们大都生活没有规律,所吃食物过度油腻、辛辣,饥饱无常,有时甚至不吃早饭,吸烟酗酒。以至于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再次,恼怒忧思易致胃病。中医认为:胃五行属土,五味属甘,五志属思。肝五行属木,五味属酸,五志属怒。木克土,怒则伤肝,肝气横逆,肝气犯胃;所以肝与脾胃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生发,能够调节胃酸,所以“吐酸”多属于肝。因疏泄太过,胃酸过多则胃脘灼痛,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还有一种原因则是人们忧思不解,肝气疏泄不及,胃液不足而脘胀不饥,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小窍门:
冬季胃病应对口诀
及时就诊,按时服药。
添加衣物,防寒保暖。
食物温热,清淡多餐。
心平气和,减少忧怒。
小妙招:
应对冬季胃病
多喝暖胃茶:推荐红糖生姜茶
原料:红糖25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小火锅中放红糖炒一下,不要炒煳。然后加入2碗清水,烧开后放入几片生姜,煮剩1碗即可饮用。
服用方法:每日上午趁热服下。
功效:暖胃、止呕。
适宜人群:适用于胃寒人群,也可防治受凉引起的感冒。
常吃暖胃粥:推荐黑米黑豆粥
原料:黑米30g、黑豆30g、山药30g、糯米30g、百合20g、桂花少许
制作方法:黑豆、百合提前用水浸泡8小时。将黑米、黑豆、山药、糯米用水淘净后,倒入多3倍的水大火煮开,倒入百合、山药小火煮稠,放入少许桂花后关火食用。
服用方法:随餐服,或加餐服均可。
功效:温肾、润肺、暖胃
适宜人群:适用于所有人,胃热者、大便干结者不加桂花。
保健穴位常按摩
(1)每日晚上睡前用掌根由膻中穴推至神阙穴,从上至下推,每日次。
适宜人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适用。
(2)每日按揉四缝穴、足三里、公孙、内关多次。
适宜人群:所有人群
撰文:
达媛天津雅安光电创业园区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天津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临床医生。
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副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中医脾胃疾病专家。
郑运良新健康栏目特约顾问、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会长、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人社部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高级考评员、人社局营养配餐裁判员、天津餐饮协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顾问、天津疫情期间膳食营养及心理健康干预专家组副组长。
综合整理新报记者苗娜
新媒体编辑苗娜
客官!在看一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