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实践中医治疗胃病的几个验方
TUhjnbcbe - 2021/3/3 17:13:00

生活中常见的胃胀、胃痛、胃气、口气、口臭以及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在所谓的现代医学看来,是幽门螺旋杆菌造成的。

在传统中医看来,这些胃部不适则有湿热、湿寒、寒热错杂、胃火等不同原因,所以,所谓的幽门螺杆菌,不是一个方子就可以统一而治的,一定要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这里提供几个方子,每个方子都不是直接杀幽门螺杆菌的,而是通过调理胃肠的内部环境,从而从根本上把幽门螺杆菌赶跑。

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中医与西医治疗的区别,中医治疗针对的是人体的大环境,打个比方就是在自然界中的农田里种庄稼,我们主要是让植被茂密、水源充足、不要破坏生态,风调雨顺了,自然五谷丰登,而不是全副心思都针对病虫害,去研究杀虫剂、如何杀灭病虫、病虫变异之后又该如何应对等问题。

中医以宏观视角看问题,而非微观视角。这里就不细究视角了,直接送上几个方子吧。

——开锣响鼓重槌,第一个方子是半夏泻心汤

法半夏12克*芩9克干姜9克

*连3克

*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6枚

半夏泻心汤,是用来应对最难治的幽门螺杆菌,因为这个幽门螺杆菌寄生在寒热错综复杂的胃肠环境里,所以要寒热并调,这个方子是张仲景的,叫做半夏泻心汤。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制方原理

病机:少阳证误下而中气虚,寒热互结于中焦,气机结滞,脾胃升降失常。

症状分析:

(1)痞——同“否”→否塞不通

(2)满——胀满

(3)痛——疼痛

(4)否卦——天地不交流;天乾→胃不降浊→呕吐;地坤→脾不升清→下利

(5)泰卦——天地交流;地坤→脾气主升清→地气上升;天乾→胃气主降浊→天气下降

治法:散结除痞+辛开(恢复脾的升清)+苦降(恢复胃的降浊)

君药——

半夏:苦辛燥,散结除痞,降逆和胃。

臣药——

(1)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除痞辛开

(2)*连、*芩:苦寒清降泄热开痞苦降寒热平调,辛开苦降。

佐药——人参、大枣:甘温补脾气以和中,生津液,既可防*芩、*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

使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连、干姜而成。

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

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这就是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最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呢?适合哪种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受寒了不行受热了也不行,且伴随着很多上逆症状比如吐酸、打嗝、胃胀、反流等这样的人服用,还有就是,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早期肝硬化、口腔溃疡等证属寒热错杂、肠胃不和者。

此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为辨证要点。

如果您对清朝医学家*元御(曾给乾隆医院屡次递折子方离开)有所了解,知道他的“气机升降论”所说的“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个方子。

注意事项:

(1)食积之痞满者禁用——应该用保和丸。

(2)痰浊内结之痞满者禁用——应该用旋覆代赭汤。

——第二个方子,适合胃肠湿热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此方名为连朴饮。

藿香9克石菖蒲9克*连6克

厚朴6克法半夏9克竹茹9克

此方来自清代著名的医学家王孟英,他擅长治疗霍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本方为主治湿热霍乱、以呕吐为主之常用方。

其证因于湿热蕴伏,清浊相干,属湿热并重之证。

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不降则吐,清气不升则泻,气机不畅则胸脘烦闷;湿热下注则便短赤;舌苔*腻,脉滑乃湿热内蕴之佐。

连朴饮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证属湿热并重者。

有一个歌诀可以很好的记住《连朴饮》这个方子:

连朴饮用香豆豉,

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连入,

湿热霍乱此方施。

北平四大名医汪逢春的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绍琴在《温病纵横》中曾说道:“本证属湿热并重,治疗宜清热与燥湿并行。方中*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开苦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这个方子的配伍特点是:诸药相合,清热祛湿,理气和中,清升浊降,则湿热去、脾胃和而吐泻止。

藿香用在这个方子有三大妙处,

第一个就是化湿,藿香有一股芳香的气味,能够把湿气散掉。藿香主要走中焦,中焦就是脾胃,以及肠道。藿香进入身体,药性直入胃肠,把胃肠里面的浊气化掉。

第二,藿香也可以解表的,略辛温,可把毛孔打开,让湿气从毛孔散掉。

第三,藿香因为独特的香味可以驱邪,可以除秽,可以让细菌病*退避三舍,不敢靠近,所以藿香古人用来治疗瘟疫霍乱。

石菖蒲也是化湿的,石菖蒲香气袭人,比藿香还要香,所以化湿的力度更强。因为香气十足,芳香到达一定的程度又能开窍,所以石菖蒲可以开窍,可以开心窍脾窍,其实石菖蒲可以打开我们头面部的九窍,让你耳聪目明,神清气爽,神志清爽。

接下来解决热的问题。因为湿气久了就会化热,所以祛湿是治本,清热是治标,所以这个方子清热的药用得很含蓄,主要就是*连。*连,小伙伴们都知道,哑巴吃*连,有苦说不出,*连很苦,苦可以燥湿,*连也很寒,寒就能够清热。而且*连也是胃热圣药,胃火旺盛用*连没错的。

湿气与热邪互相抱作一团,拥挤在胃肠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就会阻碍胃肠气机的运行,就会造成气不流动了,气滞了,气堵在那里就会造成胃胀腹胀,事实上,很多幽门螺杆菌患者都会有胃口不好,胃胀腹胀的症状。

这个时候厚朴登场了,厚朴有点苦,有点温,厚朴最大的妙处就是理气除胀,是腹胀妙药,只要是实胀就可以用厚朴。厚朴行气理气下气破气,总之可以把胃肠里面的气疏散开来,让气流动起来。可以降胃肠里面的浊气,可以增强胃肠的蠕动力,让大便更痛快,更干爽。气行则水行,气流动了,更有利于化解胃肠里面的湿邪。

最后加入一点竹茹与半夏。为什么要加入竹茹与半夏呢?是为了化痰,把胃肠里面那些黏腻的痰浊化掉,要知道这种黏糊糊脏兮兮的痰浊最招惹幽门螺杆菌里。胃肠有湿气,湿气化热,湿热交织,就会形成痰,所以要化痰。怪病多数是由痰浊引发的。化痰自然要用化瘀第一的药半夏,半夏是化痰高手,无论什么样的痰都可以用半夏,热痰寒痰都可以,半夏与温热药一起就可以化寒痰,与寒凉药一起就可以化热痰。

半夏,半夏就是长到夏天一半,大概五月份左右就不长了,所以叫半夏,这个时候刚好是长夏当令,长夏对应我们的脾胃,所以半夏药性走脾胃,最适合化脾胃里面的痰。半夏是有*的,生半夏吃在嘴里会发麻,所以一般要炮制,现在药店卖的都是法半夏或者姜半夏,炮制过的半夏药性会打折扣,但为了安全起见只能牺牲一部分的药性。

半夏与竹茹一起就可以化热痰,因为这个方子注重的是去湿热,因为有热,所以这里用竹茹化热痰。竹茹有点寒凉的,但是竹茹这个药不伤脾胃,竹茹小叔之前专门做过报道,可以降十二经浊气,整条消化道的浊气竹茹都可以降,胃气上逆导致的打嗝啊、口臭啊、恶心啊都可以用。竹茹是很干净的东西,竹子本来就很高雅,竹茹可以洁净我们的胃肠道,可以化掉胃肠道的热邪与痰浊。所以竹茹还可以退烧。

竹茹,就是竹子的一部分,不是最外面那一层绿色的,也不是最里面那一层白色的,而是竹子中间那一层有点白有点绿的那种。好的竹茹是那种竹茹团。这就是很简单的方子连朴饮,把你胃肠道的湿气化掉,热邪清掉,痰浊化掉,还你一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胃肠,如此,幽门螺杆菌就不攻自破了,就灰溜溜地逃走了。建议服用十天看看。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服用呢?中焦脾胃湿热的人。喜欢喝酒吃肉,吃辛辣,吃麻辣火锅,舌苔非常厚腻偏*,有口臭,胃火大,食欲好,老想喝凉水,口气很重,甚至口臭,大便非常黏腻臭气熏天,肛门灼热,经常长红肿硕大的痘痘,符合这些特征就是胃肠湿热了。

——第三个方子适合胃肠寒湿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方子叫做藿香正气水。

藿香、紫苏、白芷、茯苓、

半夏、白术、姜厚朴、

桔梗、大腹皮、陈皮、甘草

藿香正气出自《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千古名方。

藿香与佩兰最搭,都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用藿香佩兰泡的茶是口臭之人、口中黏黏糊糊之人大救星,中医把这叫做“治之以兰”。

藿香正气,可以解暑祛湿,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亦可和胃止呕,多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同时可芳香化浊,常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

单单一味藿香解表散寒力度弱了一点,所以这个方子里还有紫苏、白芷来帮忙。紫苏白芷都是辛温解表的药,都适合风寒感冒。紫苏这种神奇的草叶子有两种颜色,一红一绿,所以既能够走血分又能够走气分,我们知道桂枝是走血分的,麻*是走气分的,一味紫苏就等于麻*与桂枝的强强联合啊。所以,紫苏解表发汗的力度效果很不错的,如果运用及时,能够把感冒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白芷也有一股香味,主要走阳明胃经,最能治疗阳明胃经受寒导致的头痛。同时白芷还能开窍,可以治疗鼻炎。

藿香、紫苏、白芷解表,再来点桔梗就更好啦,因为桔梗宣肺,肺气一宣,更容易把表寒湿散掉。解完了表,现在来化湿。化湿靠什么呢?陈皮、半夏、茯苓、白术。

这四味药好熟悉啊,资深中医爱好者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大名鼎鼎的二陈汤吗?是的,陈皮、半夏、茯苓再加上后面的甘草就是二陈汤。二陈汤做什么的?就是祛湿化痰的嘛!先祛湿,再化痰,因为痰的来源就是湿。湿气没了,就不会没完没了的拉肚子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藿香可以调整肠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功效,总结一下就是:

⑴〈藿香〉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⑵〈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积气排出,故可加强主药〈藿香〉行气健胃之力;〈紫苏〉尚可增强胃肠蠕动;〈陈皮〉可以理气;〈白术〉能缓和胃肠蠕动;〈甘草〉尤长於解痉止痛;〈半夏〉则有较为明显的镇吐效能;诸药配合,以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有利於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缓解。

2.发汗、解热:〈藿香〉及〈生姜〉均具有促进发汗之功;〈紫苏〉有解热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湿。

3.利尿作用:〈白术〉之利尿作用较为明显;〈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渗湿。

4.祛痰止咳:〈桔梗〉祛痰;〈半夏〉的镇咳作用明显;〈甘草〉则既能祛痰又能镇咳;〈陈皮〉尚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而有助於平喘;诸药配合,共收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一、内科

1.嗜睡症:去〈白芷〉,加〈菖蒲、佩兰、苍术〉。

2.低热:加〈佩兰、苍术〉。

3.水肿:加〈佩兰〉。

4.胃十二指肠溃疡:加〈神麴、桂枝、白蔻仁〉。

二、皮肤科

1.尿布皮炎:合《二妙散》。

2.皮肤搔痒症:加〈丹皮、苍术、*柏、米仁、犁壁藤〉。

三、儿科

小儿顽固性流涎:加〈佩兰、苍术、莲米、芡实、香砂〉。

四、五官科

复发性口疮:加〈葛根、苍术、*柏、车前草、川连〉。

不拘时可频频服用。

还有一个方子,是单方,是偏方,就一味药,也是一种野菜,叫做蒲公英。直接买蒲公英茶泡水喝就可。蒲公英是胃火圣药,可以调理胃火导致的胃痛、牙痛、口臭、饿得太快、老想吃东西,这些都是蒲公英的小儿科,蒲公英最拿手的调理胃病的是可以搞定很多人比较担忧的幽门螺杆菌。

那蒲公英治疗什么样的胃病呢?就是胃里面有热,胃火旺盛的情况。这样的人特别喜欢大鱼大肉,胃口很好,油光满面,身体壮实。比如有人反馈,蒲公英可以调理胃火大的幽门螺杆菌嘛,我服用蒲公英茶一个月,去医院检查,太开心了,幽门螺杆菌没了,胃火很热的情况也减轻了。

前面这几个方子差不多可以搞定狡猾的幽门螺杆菌了,都是验方,都是经过很多人亲自用过,且是用好了反馈的,接下来是一个很厉害的方子亮相,当当当——

——最后,再给一个厉害的方子压轴,这个方子针对的是腹寒腹痛积食。

生姜30克柿蒂七个砂仁五粒

山楂15克干萝卜一撮

红糖一曲大枣二枚

上述方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此方来自一位大医学家,明末清初的著名的医学家傅山,他的书法、字画、医术、学问水准已是“国初第一”,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其医术之精湛、组方之严谨、效验之高明,如神人之手笔,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多事情,如果不亲身体验一番,人们往往不肯相信或不肯认同,所以,我们不妨亲身体验一下,如果哪一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胃病或胃部不舒服了,不妨亲自抓药、熬药、尝试一下。

当你发现实践与实验室的不同之处时、当你发现中医如果辨证施治、效如桴鼓、立竿见影时,也许就是你发现中医妙处的时候,与实验室的测试和实验相比,脚踏实地的生活,接地气的火热的生活,才是真真切切的实践,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践中医治疗胃病的几个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