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胃镜检查”也逐渐进入视线。
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开展。
幽门螺杆菌检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侵入性的检测,需要做胃镜,难受,不想做。2.检测大便,虽然准确率最高,但是技术难度也最高。3.抽血化验幽门螺杆菌抗体。无法判断是否已经自愈还是正在感染,部分做。4.口服试剂,吹两口,简单又方便,目前认为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大概达到90%以上。它是无创的,所以这个方法可以作为现在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首选。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部中生存的病菌。胃酸能杀死多种细菌,唯独对它无能为力。
幽门螺旋杆菌定植在胃黏膜中,分泌有害物质腐坏胃黏膜,为自己的繁殖拓展领地,胃黏膜受损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导致胃溃疡或者胃炎。
据统计,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
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有多危险?据统计,在胃癌发病率高的地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检出率也较高。有人曾做了一项实验,把小白鼠胃黏膜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过一段时间再来观察,发现这些小白鼠中胃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因此不难发现,胃癌的发生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大关系。到目前为止,世卫组织已经正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主要诱因。
幽门螺旋杆菌为什么很难治?第一,易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染,经口传染,亲密接触传染、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
第二,耐药强
幽门螺旋杆菌很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在反复传染感染后更难杀灭。
第三,易反复
其实,口腔才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感染源,而抗生素一般对胃中的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但对口腔里的却往往无效,这就容易使口腔中的病菌进入胃肠道导致反复感染发作。
在体检之后,不少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都觉得自己没多久可能就会患上“胃炎”,从而可能会患上“胃癌”……毕竟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嘛。但是真有那么恐怖吗?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呢?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都会发生慢性胃炎,但70%以上的人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症状,出现症状的只占30%左右,大概有10%表现为消化不良,15~20%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还有约1%的人最终发展成胃癌。
幽门螺杆菌查出后,必须分餐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不管是夫妻间的亲密互动,还是餐桌上“夹菜”这种行为,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所以经常是一人有菌,全家中招。家庭中有一人查出幽门螺杆菌后,医院做相应检查,查出幽门螺杆菌必须实行分餐制,防止传染其他人。
幽门螺旋杆菌需不需要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HP)有多种危害,又那么容易传播,那检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治还是不治呢?虽然国际最新共识趋向于治疗,但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是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由此产生的耐药问题、费效比问题都值得考虑。同时,由于目前成人中HP感染率高达60%~70%,而大部分带菌人群并无相关症状表现,且未导致相关疾病,而且有一定的自身清除率。因此,并非所有的HP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是否需要根除治疗,请由专科医生判断。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查不查?
那这样说,是不是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就完全没有意义呢?绝对不是!有胃溃疡或者胃癌家族史的人,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胃溃疡病史甚至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首选的检查并不是幽门螺旋杆菌,而应该是胃镜。胃镜检查可以直观的观测到胃溃疡、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并可以取得病理组织,在早诊早治方面优势突出。医生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也可以在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一举两得!对胃镜检查有恐惧的也可以在进行麻醉评估后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消化内科简介
消化医院的特色专科,在雁北地区消化专业的医疗、教学等方面享有很高声誉。开展胃肠镜检查技术已经10余年。随着内镜技术发展,年,医院消化内镜由原二楼搬迁至七楼。如今在这面积平方米的诊疗中心里,拥有国际先进的日本奥林巴斯、富士能电子内镜系列,包括电子胃镜、电子全结肠镜、治疗镜、胶囊内镜、小肠镜、放大内镜、十二指肠镜及各种内镜治疗相关的器械、配件。
消化内科主要诊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胃肠肝胆疾病。同时开展普通、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此项技术长医院医院的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消化内科整体水平。年7月被山西省卫健委评为“山西省消化疾病专科联盟”单位。
消化内科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镜下各型息肉、消化道早癌、粘膜下肿物的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和套扎技术等多种内镜治疗技术。消化内科始终坚持临床与内镜诊疗相结合。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汪嵘主任的帮扶和科主任丁斌虎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医师团队不仅开展了早癌筛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经内镜黏膜上肿物切除术(STER),还熟练掌握消化道狭窄扩张、支架置入等各种内镜治疗。
责任审核:杨宇星
责任编辑:苏鸿雁
视频剪辑:丁志敏
图文编辑:苏鸿雁丁志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