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
[药品性质]非处方药。
[方剂组成]制附子、*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剂型用量]大蜜丸:每次丸(每丸重9g),日2~3次,嚼碎后温开水送服。
浓缩丸:每次8~2丸,日3次,温开水送服。
水蜜丸:每次6g,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小儿则根据年龄适当减量,用成人的/4或/3量,可用开水化开丸药,待温,加糖适量调服;也可将丸药入小布包,加水适量,煎服。
[适应人群]任何人群。
[用药指征]形貌:面色苍白少华。
症状:
①脘腹冷痛或绞痛,得温则减,食冷加重;
②呕吐清水,或泛酸水,食欲差,不欲冷食;
③大便稀溏,日数次,或便秘,多日不解;
④神疲乏力,气短,怕冷,手足不温;
⑤小便色清。
舌象:舌淡胖,水滑苔。
脉象:脉沉细少力,或沉细迟。
[适用病症]内科疾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胃或结肠息肉、冠心病、老年习惯性便秘。
小儿科疾病:小儿慢性肠炎、婴幼儿秋季腹泻。
[巧用活用]①慢性肠炎,腹泻不止,伴大便臭,肠鸣,脉略数者,可配香连丸同用。
②脘腹冷痛不止,大便数日不解,面*无华,心悸,口臭,可配三*片同用。
③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每次用大蜜丸半丸,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消*神阙穴(肚脐)后,将丸药纳入,外用胶布固定,2天换药一次,换药3次无效则停用,皮肤过敏者即停用。(参见《中国社区医师》年第23期)
[注意事项]①脘腹疼痛,伴口干欲饮水,舌红,苔*干,脉数者不宜用。
②呕吐物酸臭如败卵者不宜用。
③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赤量少者不宜用。
④便秘,大便干结如粒,腹胀满拒按者不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