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素有“文化圣地”之称,就文学代表人物而言,关中有陈忠实,陕北有路遥,陕南有贾平凹,三人作品《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又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真是一派文化奇观。
三人中,路遥成名最早,人生际遇最坎坷,离世也最早,年秋,路遥因肝硬化医治无医院。
30年医院病逝,了解了他病逝的真相后后,我却始终无法接受,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代文学大师竟然会被一个普通的口腔溃疡夺去宝贵的生命,多么令人心痛,这对国人来说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年春节,陈忠实的口腔突然觉得不适,溃疡一直不见好,吃东西有困难,工作人员买来很多治疗口腔溃疡的药,他吃后觉得好了一些,两星期后又复发,甚至还加重了。
中药,西药,陈忠实随后又吃了各种药物,但都不见起效,时间长了,身边的人都很担心,医院做检查,固执又好强的陈老不愿意去,说“口腔溃疡有什么好看的!”
4月份的时候,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很不好,口腔溃疡发生了病变,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身体其他部位。
接下来是5个月的治疗和休养,陈忠实的病情有了好转,70%的癌细胞已经被杀死,虽然已经不能怎么说话,但他恢复味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了一碗泡馍,众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觉得离康复的日子不远了。
谁知到了第二年的4月份,陈忠实的病情突然加重了,人已经难以下床,彻底不能说话,只能手写,痛得不能进食,服过止痛药后才能勉强吃点东西。
年,在4月最后一天的清晨,陈忠实还是没能战胜病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4岁。
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悲痛的事实,一想到陈老的人生际遇,更让人痛心惋惜!
年至年,陈忠实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蓝田县和长安县查阅县志,实地勘察访谈,为正式写作《白鹿原》准备资料。
在20多卷的《蓝田县志》中,陈忠实发现有四五卷的篇幅都记载的是该县历史上的贞洁烈女的事迹,她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夫姓和自家姓结合起来称呼,如刘王氏。
事迹无非是这一类:刘王氏十五岁出嫁,十六岁生孩子,十七岁丧父,然后抚养孩子,伺候公婆。终老没有改嫁,死时乡人给挂了了贞洁牌匾。
陈忠实既感到悲哀又感到震撼,这些鲜活的生命活得是如此委屈,他由此萌生出了创作田小娥的念头,他要写出一种生得痛苦,活得痛苦,死得痛苦的感觉,写出几千年来中国女性的那种悲哀和无奈,把她们当人写,而不是当成男人的附着物和工具写。
从一个念头到开始到写完一本书,创作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50万字的《白鹿原》,陈忠实写了整整4年,光准备的资料就堆满了一间房,那段日子他过得很拮据,孩子快交不上学费了,陈忠实决定独自回到乡下,走之前他告诉妻子:“这事弄不成,咱养鸡去。”
这一写就是四年,陈忠实像个囚徒一样,苦行式地写作,从早上写到下午,到了晚上该休息了,他却睡不着,一闭眼,脑中全是白嘉轩,田小娥这些人物,为此他学会了喝酒,只有喝了酒才能入睡,第二天起来继续写。
呕心沥血,耗尽了所有的精力,陈忠实终于在年完成了《白鹿原》,把稿子寄给了《当代》,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陈忠实对小说发表不抱任何希望。
不出所料,《当代》杂志的条件是可以出版,但要删去其中十万多字,他们害怕涉及到性的描写影响太大,不敢全文发行。
比起被禁,不能发行,被删减可能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形了,固执好强的陈忠实这一次妥协了,他无奈,但他不能让自己耗尽心血的作品就这样湮没无闻,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他除了接受,再无他法。
6年后,《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一夜名满天下,他终于不用去和妻子养鸡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争议。
93版《白鹿原》陈忠实用《白鹿原》书写了一部民族史诗巨著,写出了当代文学里程碑之作,恶施美人计,孝子变土匪,公公杀媳,兄弟相残,情人反目……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在上演,家仇国恨俱,人生冷暖,俱在眼前,翻云覆雨,王旗变换,一切都在白鹿原。
但其中的性内容始终备受争议和批判,从书到人,都遭受过各种指责,所以《白鹿原》的命运也注定坎坷,从93年当代杂志社发行的第一版开始,之后的历次版本,《白鹿原》都遭受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删节和修订,我们始终无法窥见陈忠实先生作品的原貌,这给读者们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而93版《白鹿原》作为第一版,是zui接近原貌的作品,删节zui少,zui能体会到陈忠实先生的良苦用心,但由于发行时间过早,也并未在市面上大量流通,所以知道的读者很少,看过的读者则更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下方链接,看看我推荐的这款精装93版《白鹿原》,和普通版还是很有区别的。
灞上垂柳哀白鹿,从此人间无忠实!斯人已逝,但陈老的精神和文章却流传了下来,《白鹿原》也已经被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我们阅读他的作品就是对他最大的缅怀,欢迎大家留言转发,分享和《白鹿原》这本书的故事。
往期精彩内容:
暂坐:一段中国老男人和俄罗斯少女跨国恋,背后是人性的丑陋不堪
贾平凹第17部长篇出版,尺度比《废都》还大,网友:只有老贾敢写
《周易》:40岁之前你必须过的3道坎,过不去,人生就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