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
关键词:电子商务;动画设计;高职;教学改革
90后小伙李俊,如今已经是“绿生霖植物墙”公司的创始人。2013年从湖北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厅、团省委联合举办的“首届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20万元创业奖金以及13张风投的邀请函,成为最大赢家。(1月22日荆楚) 每年7月,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不可能像他们父辈那样,听候组织的安排调遣。无论是“上山”,还是“下乡”,还是扎根城市奋斗自己的未来,天之骄子们惟有靠自己去探索。是创业,还是就业,天之骄子们只有靠自己去琢磨。湖北省作为人口大省,尤其省会武汉作为全国高校第三大集中地,积极引导高校学子顺利走向社会,是关乎教育大计,也是关乎社会未来的要事。湖北省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而出台的一系列*策,为高校毕业生实现梦想点亮了“明灯”。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全国每年动辄几百万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一时难以消化。这其中除了有我国高等教育缺少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等自身原因外,还有社会就业结构失衡、信息不对称、供需矛盾等客观原因。*府部门需要制定*策,将如此客观因素慢慢消化,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引导企业降低用人门槛,建立更加合理的就业机制,为未就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等等。 2014年,湖北省人社厅开展了上百场的就业“校园行” 活动,邀请用人单位直接进校园,将就业岗位送进校园,送到学生身边,同时通过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尽可能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建立合理的就业机制,逐渐解决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釜底抽薪”之策。从国家到地方,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国家层面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武汉市的“青桐计划”等都是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更重要是为大学生树立创业的思维,改变人们“因就不了业,才创业”的惯性思维。高校学生可以树立创业的思维,但当创业的思维照进现实时,往往因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根据地”而被迫流产。 为此,湖北省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扶持*策。从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到直接的资金补助扶植,以及减免税收、减免租金等*策都是为高校毕业生解决了缺少启动资金的难题。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减少行*审批等*策,为大学生创业建立了“根据地”,使创业的梦想有了落脚的平台。 正因为有这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扶持*策的实施,才会有一大批像李俊这样的90后小伙慢慢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人人都要有梦想,正如马云所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而湖北省出台的这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策,为每一位梦想者点亮了明灯,使拥有梦想与实现梦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