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不用双腿,仅用两只胳膊开车的人吗?
在我们的认知里,开车是一个需要大脑、双手、双腿共同配合完成的过程。
然而,对于下肢瘫痪的人来说,这种操作几乎不可能实现。
这是否意味着截瘫的伙伴们都没有自己驾车的机会呢?
当然不是。
在韩国,就有这样的一位小伙。
他虽然下身瘫痪,但是依旧可以趴在主驾驶座上开车,超车变道、侧方停车他样样精通,车技不输老司机。
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这位小伙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超人”司机这位小伙来自韩国,年仅34岁。
一场意外事故导致这位小伙的下半身失去了知觉。
这些年来,他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学会了“超人”一般的开车姿势。
坐在他的副驾驶上,我们便能观察到小伙子的开车状态。
这名小伙的汽车经过了特殊的改造,以便小伙驾驶。
车内的驾驶座被放倒,整个座位呈平躺沙发状。
小伙子整个身子趴在驾驶座上,下半身微侧,上半身紧贴驾驶座,两只胳膊吃力地握着方向盘,把握着整个车的运行方向。直直向前方伸出的双臂好似即将的超人。
姿势虽然有些许奇怪,但是他的车技却是十分熟练。
只见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稍稍旋转,整个车身便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弯。
整个过程,小伙都十分自如,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紧张与不安。
他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时而会扭头观察四周的道路情况。
无聊时,这位小伙也会主动和身旁的人搭话,排解心中无聊的情绪。
除了他独特的开车姿势外,我们看不出他和正常的司机有何不同。
甚至会因为这个高难度的姿势及娴熟的车技,认为他的技术比一般老司机的技术更加高超。
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朋友好奇了。
不用双腿,仅用双臂开车,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刹车、油门、离合怎么控制呢?
小伙子给大家主动介绍到,他的汽车已经经过了特殊的改造。
原来,不同于一般的汽车,小伙子的汽车在方向盘的左侧,有几个小拨片,相当于油门和刹车。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伙子只需要轻轻触碰这几个拨片,便可控制车的速度,实现动、停的过程。
如此,小伙子便可以在不使用双脚的前提下,像正常人实现变换车道、超越前车、并线停车。
这样的操作让车上的几人都为之震惊,
震惊于下半身没有知觉的残疾伙伴也能正常开车;
震惊于残疾伙伴仅用双手就能轻松地把车操控好;
震惊于这位残疾小伙坚定的意志。
身残志坚那这位小伙为什么不能坐在驾驶座上,而非要采取趴着的方式开车呢?
小伙告诉大家,其实最开始他是坐着开车的,但是由于坐着的姿势不便活动,
没过多久,他的下肢皮肤就溃疡了。
从那以后,他就改坐着开车为趴着开车。
果然,这个姿势比之前坐着开车的姿势舒服许多,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开车梦。
但是,由于下半身不便移动,看似简单的上车、下车,对小伙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
上下车时,好心邻居都会帮他抬起双腿。
小伙便利用双手的支撑,在邻居的帮助下缓缓移动。
虽然这样的姿势依旧不太方便,但是这是小伙的证明。
正常情况下,下半身截瘫的人基本上离不开人照顾。
但是这名小伙不论是开车,还是洗澡、做家务,都可以独自完成,不用麻烦他人。
邻居帮他上了台阶后,他的双臂便会逐一向前挪动,连带着身子一同前行。
短短3分钟的路程,却需要十几分钟。
他向来都是默默咬牙坚持着,不断地告诉自己,再撑一下就到了。
明明父母都还健在,还有人依靠,但是小伙依旧觉得要靠自己,从不把软弱的一面展现给他人。
回到家后,他也丝毫不懈怠,勤劳地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
他在“偌大”的房间中缓慢地挪动着,手里拿着破布,不停地蹭着途经的地板。
地板被小伙擦拭得。
洗澡时,小伙便整个身子趴在地板上,一只手握着淋浴喷头,另一只手费力地呼噜着自己头发。
尽管自己生活得如此艰难,小伙依旧还是不愿意麻烦自己的父母。
这位小伙今年34岁,事故发生后已经独自生活了8年了。
11年前的一场事故打破了他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时的他在刚刚经过一个高速收费站之后,便听到了一声巨响。
紧接着,他便陷入了昏迷,失去了知觉。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他没有印象。
再睁眼便是15天之后了。
由于那场事故,小伙腰部以下的骨头粉碎性骨折,失去了站立的能力,也没办法再从事之前的工作。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小伙的天都要塌了。
一夜之间,小伙的人生就由原本的光芒万丈变得黯淡无光了。
他消沉了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也不与人交谈。就在屋子里自顾自地想。
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但是,一味地看低自己没有任何的意义。
逃避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
小伙只得重新“站”起来,正视事实,正视命运的安排,开启灾难过后的新篇章。
他不再退缩,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开始学习新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考取了社会工作者、助理工程师、轮胎技术员等多个技能证书。
趴着开车也是他学会的新技能。
他把自己的身子窝在小小的驾驶座上,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胳膊作为整个身子的支柱,经常会感受到麻木。
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趴着开车的决定。
在其他人看来,趴着开车就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但是在自己看来,这是他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
车子虽小,但是完完全全地属于他。
每次呆在车子里,他都觉得是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人生的列车如何行驶、驶向何方他说了不算。
但是,自己的车子开向何处他说了算。
他会开着车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后把车子停下来,安安静静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偶尔也会开着车到野外去摄影。
车子给了他更大的自由。
事故已经过去了11年已久,小伙的生活也早就回到了正轨。
之前的工作他已经干不了了,不过他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修理轮椅。
事故之后,小伙对轮椅的构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为修理轮椅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且这份工作对双腿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双手够巧就能够胜任。
一般情况下,小伙每天能完成5单修理工作。
虽然双腿不便使得他的修理工作有些许吃力,但是小伙并不觉得累。
一方面,工作是多劳多得的。他辛苦一点,获得的回报也会更多。
另一方面,这份工作能够帮助残疾群体,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能让他体会到存在的意义。
开启人生新篇章小伙的生活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节奏。白天,他开车去上班,晚上他就回家做饭、打扫卫生。
每隔一段时间,小伙就会开车回家看望父母。
从首尔回到罗州,需要5个多小时的路程。
小伙没到家时,他的父母便会在门口候着,不停地向来处张望,渴望看到自己孩子的身影。
每次回家后,母亲都会轻轻地摸摸小伙的脸颊,
左看看右看看,希望从他的脸上读出他的近况。
小伙的母亲说,孩子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但是他们夫妻两人知道,他的生活一定充满了艰辛。
自己的孩子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感到骄傲。
而小伙却表示,虽然伤害是发生在他的身上,但是他知道父母更加痛心。
这场事故不仅仅是他一人的事故,更是整个家庭的不幸。
他希望通过努力证明给父母看,自己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以此来抚平父母心中的伤疤,减轻父母心中的痛苦;
更希望可以通过努力为这个家庭创造出更美好、更幸福生活。
如今,小伙已经过上了新生活,还会时常开车带自己的母亲出去兜兜风。
虽然他偶尔还会因事故带来的伤病感到不便与苦恼,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是充实、快乐的。
海伦凯勒、史铁生、张海迪......
这些都是身残志坚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身体虽然不够完整,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完整的。
因为他们“身残”且“志坚”,我们有时会用“非凡”来概括他们。
可我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也是普通的人。
但是,因为克服了人性的弱点,他们身上便迸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实际上,若是能够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便是平凡中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