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28 17:29:00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江国庆。本次我们分享影响艾灸效果的第4个因素:灸量。点击下方文链接,阅读前期相关文章:▲影响艾灸效果5大因素之灸材:有多少人用假艾条在勤奋地艾灸▲影响艾灸效果5大因素之灸位:灸对位置就像爱对人▲影响艾灸效果5大因素之灸法:22种常见灸法和3个灸疗感悟吃药有剂量,艾灸也有剂量,并不能认为艾灸好,就一味的长时间艾灸,凡事皆有度,少则不行,过则为祸,如何把握有效的“度”很重要,这个“度”对艾灸而言就是灸量。很多人艾灸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灸量不够;还有一些人,刚灸两次,就出现头晕脑胀,失眠,喉咙肿痛,口腔溃疡的各种问题,也可能是灸量太过的原因。所以,灸量是直接关乎灸疗效果的核心所在,不同体质的人所需灸量也不相同,所以灸量把控是施灸中的一个难点。在正式介绍灸量之前,我们先说灸感。灸感所谓灸感,就是艾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身体感觉。比如艾灸命门或者肾俞,很多人能感受到臀部或者肚子都是热的,这个就是灸感中的热感,属于艾热的传递扩散。还有一些人,艾灸时会出现局部麻木,类似有过电的感觉,这也是灸感。还有一些人,艾灸时会出现酸胀、刺痛或者肌肉跳动等,这些都是属于灸感。灸感奇奇怪怪,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也有一些人灸起来没有任何感觉,只是感觉局部比较热。对于灸感的详细文章,之前也写过介绍,大家可以详细看看:什么是灸感?灸感有哪些分类?讲灸量,为什么要说灸感呢?因为灸量多少的判断,很多时候是需要根据灸感来决定的,稍后会讲。关于灸量的2个概念1、灸量灸量,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身体真正接收到的艾灸的“能量”,这个“能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正如物理中常说的“能量守恒定律”一样,艾条燃烧以后产生精纯至阳的能量,通过施灸的方式,会被人体利用一部份,这利用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有效灸量。2、饱和灸量当灸量小的时候,效果不理想或者比较慢;当灸量大的时候可能会伤阴,引起各种不适情况;而当灸量不多不少刚刚好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灸量。所以,难就难在什么样的灸量才算饱和,这个“不多不少”如何界定。我们常说艾灸要灸透,就是要把灸量给足,但是也不能太足,就是指的灸量饱和的状态。艾灸不灸透,效果打折扣我们经常听说“灸透诸经治百病”,这里的“透”很难把握,所以灸量是决定艾灸效果的一个关键所在。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穴位灸15分钟,其实这个具体量化的时间,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适合所有穴位,只是对一个初学者的大概施灸参考时间。对于有些人15分钟尚未灸透,而对于有些人15分钟已经灸量超标了。至于穴位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穴位灸透可能需要时间长,有些穴位需要时间短。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就开始犯蒙了,完全搞不明白一个穴位要灸多灸了。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影响灸量的几个因素。影响灸量的5个因素1、艾条的粗细粗的艾条,很容易把灸量做大,不知不觉就会灸过造成伤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大家长期用粗艾条的原因。大家用过细艾条和粗艾条的话,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粗艾条灸起来火力十足,甚至皮肤会烫,不太容易感受到灸感,只是灸处周围热热的。而细艾条,火力比较柔和,有些敏感的人可以感受到一股细细的热流在体内缓慢的流动。并且,细艾条施灸,表面不会很烫,因为感知能力不会被皮肤表面的烫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可以感受到艾热在体内的传递,扩散,甚至其他的一些灸感。这就是粗艾条和细艾条的不同,粗艾条善祛表寒,细艾条绵柔有力,善攻内寒。总之,其他条件相同,可以简单的认为:艾条粗则灸量大,艾条细则灸量小。2、艾灸时长艾灸的时间也是影响灸量的主要原因,同样的艾条,施灸时间长,则灸量大,施灸时间短则灸量小,这个很容易理解。3、穴位多少很多人在灸的过程中,一次可能要灸十来个穴位,灸下来差不多要3个小时左右,这样其实很有可能就是灸量超了。穴位贵在精不在多,如果我们能对症的找准几个穴位施灸,并且灸透,比你灸十几个穴位效果好很多。所以,穴位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分两天甚至三天灸完,一天灸的穴位最多控制在5个就足够了。灸的穴位越多,时间越长,灸量也越大。4、频次多少频次影响的是整体灸量,而不是一个穴位的一次灸量。有些人连续不停的艾灸,孜孜不倦,最后灸了一年把自己灸成了严重阴虚。这个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实发生在很多灸友身上,这就是不懂得把握艾灸频次的结果,艾灸再好也不可贪灸,更不可带着企图心去施灸,过犹不及的道理正式如此。艾灸调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身体一个空闲时间去调整,高频次不间断的艾灸,尤其是用粗艾条的,最终的结果就是灸量太大,伤阴。一般保健养生,建议一周3次,调理问题可以连续灸7-10天,休息3天左右。5、技术手法前边我们提到过有效灸量,就是灸进去身体里,并发挥作用的灸量就是有效灸量。技术手法好的人,同样一根艾条做出来的效果好,就是因为能把艾热灸进去,没必要通过大艾条去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所以,技术和灸量也有很大关系,就像投篮球一样,技术好投的准的,投一个进一个,技术不好的可能透10个能进一个。这是我总结影响灸量的5个因素,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讨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也是上边遗留的一个疑问:如何才知道自己是否灸透。灸量饱和(灸透)的判断标准1、灸感消失为什么刚开篇说灸感,其实就是为判断灸量做准备的。灸量是否饱和?如果你相对敏感,容易感知到灸感,那就以灸感消失为度。比如灸关元,施灸时有明显的灸感,不管是艾热的渗透扩散或者是小腹的刺痛等感觉,等这些灸感没有了,就可以收手了,换下个穴位。2、心烦意乱,躁动不安,不想灸为度有些人可能灸感不是很明显,不能如第一条那样操作,那么你可以以不想艾灸为度。有些时候,我们刚开始就一个穴位会觉得很舒服,但是灸了一会儿,会开始觉得烦躁不安,就是不想灸这个穴位了,那么就可以换穴位了。就像一个婴儿吃饱以后,再喂就不吃一个道理,身体会告诉你答案。3、皮肤发红为度还有一些人,如果前边两种都没有感觉,可能你体质已经是那种“无知无觉”的人了,这种人体质一般偏“厚”,看似身体比较强壮的人。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以被灸处皮肤发红为度。但是这个也要讲方法,比如艾条拿的很低,艾条很粗火力很大,刚开始灸1分钟估计就烤红了,这个是不正确的施灸方法,所以不能以错误的施灸方法为标准。一般操作正确,穴位(窗口)找准的话,灸一段时间,皮肤就会发红,甚至微微出汗,这个时候,所以艾热已经足够了,可以换穴位了。4、以时间为度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个穴位多少分钟了,给你一个量化的指标,按照时间去施灸。大部分都是这样艾灸的,一分钟15分钟或者30分钟的去灸,其实这个不能完全判断是否灸量饱和,只是一个大概时间。如果你什么感觉也没有,是一个新手,那你就按照时间为度,一般手持艾条灸,一个穴位15分钟左右。当然,根据体质不同,年龄段不同,这个时间还是要有区别的。▲小孩、老人,时间控制在一个穴位10-15分钟左右,成年人可以15-20分钟左右,年龄越小和年龄越大,灸量越小,这样比较安全。▲体质虚弱的人艾灸时间短一些比如10分钟之内,体质壮的人可以灸时间长一些比如20分钟左右。以上就是本次关于灸量的介绍,加上之前的我们一共分享了影响艾灸效果5大因素的:灸材、灸位、灸法、灸量,下次我们分享最后一个:艾灸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