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情志病的精神调治法
TUhjnbcbe - 2025/2/27 17:12:00
为什么“心病还须心药医”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健康的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人只重视身体健康,却忽视心理健康。

俗话说:“健身首先要健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了“神形相即”、“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等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杯弓蛇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晋朝有个人叫乐广。有一天,一个好朋友去看望乐广,乐广拿出酒来招待他,两人边喝边谈。可客人好像有什么心事,喝得很少,话也谈得不多,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这个朋友回到家里便生起病来,请医服药也不见效。乐广得知这个消息,立刻去他家探视,询问病因。病人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到你家喝酒的时候,我仿佛看见酒杯里有条小蛇在游动,心里很不自在。喝了那酒,回来就病倒了。”乐广想了想,便热情地邀朋友再去他家饮几杯,井保证能治好朋友的病。此次,两人仍坐原位,酒杯也放在原处。主人给客人斟上酒,笑问道:“今天杯里有无小蛇?”客人看着酒杯,叫道:“有!好像还有。”乐广转身取下挂在墙上的一张弓,再问道:“现在,蛇影还有吗?”原来酒杯里并没有什么小蛇,而是弓影!病人忧然大悟,疑惧尽消,病也就全好了。

有人花了38年的时间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心情舒畅的人,其死亡率很低,而且极少得慢性病。而精神压力大的人,竟有1/3因重病而去世。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肺结核、哮喘等发病确与情绪有关。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对于已经生病的人来说,心理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的原因。患者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可使重病减轻,使绝症得到缓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只有长期保持较好精神状态,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治疗情志病,就用《黄帝内经》五行相克法情志失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任意泛滥。其实,我们现代人也可以用情志生克法来治愈情志病,情志生克原理实际上还是五行相克,这也是《黄帝内经》中特别提到的方法。

喜胜悲,快乐就能战胜悲伤。喜是火,悲是金。用五行的说法就是火克金,火是可以把金属熔化开的。火又是散,气又是气结、凝聚,因此悲要用散法,在什么情况下会喜胜悲呢?比如说我们白天工作非常疲意,又受到领导的批评,心里很整闷。有的人就会去喝酒,认为醉解千愁,其实不然,喝酒只是让你暂时把烦恼忘记,解决不了你的郁闷,但你可以去听听相声,看看搞笑的电视剧或东北二人转,都可以让你开怀一笑,从而调节恋伤的心情,这就是喜胜。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也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因此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一个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可以把他的怒火熄灭。

恐胜喜,就是恐惧可以战胜因为过喜而涣散的心,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好多年都没有考上,一天终于考上了,就高兴地满街跑,心神全散了,他惧怕的岳父过来一巴掌就把他扇清醒了,这就是“恐胜喜”。

怒胜思,就是怒可以战胜思虑。《华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一个病例: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那守很多礼,但不是给他治病,而是写了一封信来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华佗的信一下子把他激怒了,怒则气上,这样就把他胃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了出来,他吐了几口血,病反而痊愈了,其实,这是华佗的治疗方法,那个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这就是“怒胜思”。

思胜恐,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也就是说你把问题想清楚了,也就不害怕了,这就是土克木,因为恐属水,土是脾,而脾主思。古代有一个人整日害怕死亡,常感死期将近,后来他的家人找到了当时的名医卢不远为他诊治。卢不远便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病人觉得医生在身旁,便放心了许多。后来卢不远又介绍他去找和尚练习坐禅,经过一百余日的闭目沉思之后,病人的恐死心理终于消除。

所以,现代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情志生克法来治情志病,当你产生某种不良情绪时,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我很健康”——轻松打败疑病症

造成疑病症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患者是因为情绪因素而造成的。下面推荐一些康复措施,让你轻松打败疑病症。

1.过正常人的生活。

2.许多疑病症患者总认为自己有病,因而不能自拔。家属要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疾病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警惕性高而有所减轻,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警惕性低而加重,但过度警惕和紧张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沉重负担,降低生活质量。家属要注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尽量让其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以及一些娱乐治疗,或参加体育锻炼,使其逐步摆脱疑病观念,增强自信心。

3.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要缓解病症,就要改变原来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按正确的方式生活。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加强对未来生活的参与,使自己忙起来。这样就没有精力过分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志病的精神调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