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气候意义上的夏季。气温升高的同时,雨水也逐渐增多,正如民谚所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
而从养生角度来说,小满时节湿气重、气温高,日常养生保健,祛湿消暑很重要。
小满食疗吃点“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夏季炎热,多吃点苦味,有泻火解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等作用。
01、苦菜
苦菜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性苦寒,可以去五脏邪气。治疗厌古(不爱吃饭)、轻身、益气、安神,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杀菌、降三高等作用。
02、苦瓜
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
苦瓜中的苦瓜甙有很强的降糖作用,因此尤其适合糖尿病人。其中的苦瓜甙、喹啉类物质,能抗菌消炎,它还含有苦味素,能促进消化,因此特别适合夏季。
做苦瓜前,尽可能把里面的白膜用勺子刮的干净一些,苦味就会大大减少,更易于接受。
小满防好这两邪
01、防暑邪
小满时节高温多雨,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湿热难耐,却又无法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的平衡。
这种体温调节上的保障,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02、防湿邪
长夏湿气重,容易引发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妇女带下等病症。
“湿邪”侵入关节,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肌肤麻木。“湿邪”侵入脾胃,会引起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
夏天祛暑湿,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绿豆汤,推荐一个绿豆的好搭档,这样煮出来的绿豆汤,祛暑湿效果更强。
绿豆冬瓜饮:清热解暑
食材:绿豆克、冬瓜克、茯苓20克、蜂蜜5克、清水适量
做法:绿豆洗净后泡半小时,然后上火煮至开花,放入切成小块的冬瓜和茯苓,煮至冬瓜透明出锅,调入少量蜂蜜即可。
吃法:每天喝2-3次,每次喝1杯
绿豆清热解暑利湿,冬瓜清热利湿(冬瓜皮利湿效果更好,做的时候保留瓜皮),茯苓健脾利湿,这三种食材搭配起来清热祛暑、健脾祛湿,适合夏季。
禁忌人群:
1、阳虚、怕冷人群不建议饮用
2、糖尿病、肥胖人群不建议加蜂蜜
小满养心
小满后,天气转热,古语有云,“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夏季主火,人们新陈代谢也会提高,血液流动也会加速,外面热,内里就容易寒,天气热了很多人都忍不住打开了空调、风扇,吃起了冷饮,这样可不利于排出体内积攒已久的寒气,还会造成脾胃虚寒,趁着小满后这15天,抓住排湿寒的好时机,这3宜3忌,顺应天时而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排寒气!
宜:午休养心
忌:夜卧贪凉
天气热了,反而人更容易没精神,犯困,这是因为人的气在夏季也消耗的多,一旦气虚,就特别容易感到疲惫,而且夏季是让人容易熬夜的季节,夜间大排档是多少人不能抗拒的诱惑,晚上睡得晚,白天自然就要补补觉,最好的补觉时间就在中午。
此时昼长夜短,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午睡醒后洗把脸,一下午都有好精神,关键是可以养阳气,午间11点~13点是心经的值班时间,按照太极阴阳变化,此时的阳气最旺,此时午睡,最养心神,助阳气。
起居调养,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可以比平时适当的晚睡和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但也不要熬得太晚,每晚在11点前睡觉即可。
夏季炎热,很多人夜里喜欢吹着空调或是电扇入睡,但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寒气也更容易进入到体内,造成腹泻,关节痛,伤风感冒。尤其是脾胃,更怕受凉,如果夏季不远穿衣睡觉,又怕着凉,可以试试睡觉时穿一个艾绒肚兜,全面的布料,舒适亲肤又透气,不会生汗。
内胆都是助阳的艾绒填充,淡淡的艾草香,随时随地呵护你的阳气,怎么翻身都不怕,再也不用担心夜里邪风侵入体内,像孩子夜里睡觉不老实,又不愿意盖被子,穿个肚兜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艾草是纯阳之草,有驱寒排湿之效,可以把积攒在体内的陈寒排出去。
宜:饮食清淡
忌:生冷油腻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弱,很多人都喜欢在夜里点点儿小烧烤,炸鸡来作为夜宵,但油腻的食物会加重本就虚弱的脾胃的负担,第二天还会导致反胃,腹胀,脸上也容易爆痘。
而且天气一热,很多人贪食冷饮,频繁地吃各种冰镇水果、雪糕、冷饮,这会严重损伤脾胃,导致体内湿寒加重,毒素堆积,免疫力下降,加快阳气的消耗。
很多人夏季没胃口,没食欲,经常三餐不规律,要么吃点水果当正餐,要么就跳过不吃,这样也会造成脾胃失调,而且水果多为寒凉,久而久之,会形成痰湿体质,更加不利于夏季排寒祛湿。
饮食上可以吃些清单的,如果实在没胃口,可以试试每天早上吃两片醋泡姜开胃,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时吃姜最健康。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是经过国医大师路志正认可的,路老吃姜40余年,靠的就是这个醋泡生姜。他曾说:“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
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消化。”既健脾,又养阳气,生姜是升阳的,醋又是收敛的,单吃姜的话容易上火,二者搭配在一起就能很好的升阳气,又能疏发肝气,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大股辣味儿了。
醋泡姜也是早上吃最好,强烈推荐每天和早饭一起吃。而且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促进消化。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同事乐乐是湿热质,坚持吃醋泡姜,也没有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力还是很足的。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止痛。
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如果脾胃虚寒,吃个醋泡生姜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同时体内的湿气也重,那建议再搭配一味茯苓山药。
增加祛湿的能力。生姜驱寒,祛湿的效果可不如茯苓,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作用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类配伍,不管寒、温、风、湿,都能发挥其独特作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利水渗湿,消肿。
加上健脾效果很好的山药,强强联合,一方面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效果,脾胃强了,体内的湿气就待不住了,可谓是从根源处解决湿气问题。
宜:通经散寒
忌:冷水沐浴
夏日汗出较多,腠理开泄,即皮肤毛孔开放,另一方面,夏日阳盛于外,体内阳气相对薄弱,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这种状况下寒湿之邪更易侵袭人体,伤及皮肤、肠胃、肌肉等,加之人们久处空调之下,衣着单薄,露肩、露脐、露腰、露膝,这几个地方是寒邪最容易侵体的,内外温差较大,从高温处到低温处没有过渡,或出汗后直接用冷水冲凉,所以更要注重排寒,此时最好的散寒方法就是,就是疏通身体的经络,把淤堵疏通,寒气驱除。
经络自动排寒法
此法能快速排除人体内沉积的寒气、浊气等,使人经络畅通。
方法:找到一把高度适合的椅子,坐上之后,双脚自然着地,大腿和小腿能成九十度角为宜。背部不靠椅背,臀部只坐到椅面的1/3至1/2处,双腿打开与肩同宽,小臂自然端起与大腿平行,手心向下,肩肘自然放松,舌尖搭于上颚,使任督二脉接通。保持身体不动,闭眼可以、睁眼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练习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