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华子,他胃不太好,经常犯胃痛的毛病。医院检查之后,医生让他吃的不是这个“拉唑”,就是那个“拉唑”。他很是疑惑,这“拉唑”到底是个什么药,在服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一、“拉唑”可以抑制胃酸
造成大多数人胃痛的“祸首”,就是胃酸过多。比如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产生的疼痛,就是因为胃酸、胃蛋白酶对消化道的刺激;还有胃食管反流症,引起反酸、咳嗽、前胸的烧灼和疼痛,也是由于胃酸的刺激。对于大多数由于胃酸原因引起的疼痛,止酸就可以止痛。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由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这种细胞可以把氢离子(H+)从细胞内“搬运”到细胞外,与氯离子(CL-)结合成盐酸(HCL)。细胞外的氢离子越多,酸性也就越强。胃壁上有质子泵,是负责搬运氢离子的专门“搬运工”。“拉唑”类药物的作用,可以抑制质子泵的活性,让“搬运工”们罢工。氢离子没人搬运了,胃酸也就不能合成了。
二、“拉唑”药物的分代
从作用机制上分类,这一类可以抑制质子泵药物被称为质子泵抑制剂。但是因为名字中都带有“拉唑”两个字,所以被简称为“拉唑”药物。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根据上市时间和作用特点,分为两代。
第一代: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第二代: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
两代“拉唑”的作用区别,第一代药物起效慢,作用时间短,但价格便宜。第二代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久,但价格较贵。
三、使用“拉唑”药物的注意事项
1、不能嚼碎:大多数的“拉唑”类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但它本质在胃酸中并不稳定。所以大多数的“拉唑”类药物都制成肠溶片,只在肠道才会溶解释放药物,以避免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所以在服药时,遇到“肠溶片”时不能嚼碎服用,否则会使药效下降。兰索拉唑有口崩片剂型,可以先用水溶解后再服用。
2、饭前服药:“拉唑”类药物需要在肠道吸收才能发挥作用,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以避免食物的影响,而且人体胃酸早晨分泌较多,所以如果每天服药1次,在早饭前半小时服药最为适宜。如果每天服药2次,则第2次应安排在晚饭前半小时服用。
3、按疗程服药:大多数胃部疾病,在服用“拉唑”类药物治疗时,通常的疗程为2~8周,疗程不足或是半途中断服药会导致治疗失败。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按疗程服药。
4、长期用药不超6个月:对于一些慢性胃部疾病,或是预防其他长期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对胃的损伤时,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连续服用时间最长不建议超过6个月。用药6个月之后可以更换其他类的制酸药(如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药物)。
5、注意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部分“拉唑”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有同样的代谢途径。就如同两个人争抢同一个“独木桥”,会使氯吡格雷药效下降,有发生血栓的风险。对氯吡格雷影响大的是奥拉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不能合用。其他的“拉唑”影响较小,可以合用。
总结一下,“拉唑”类药物因为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所以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部疾病。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记好药物的注意事项。为了用药安全有效,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