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
到年,于敏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于敏终于从默默无闻的国之大者享誉全国。
但所有人对于于敏的事迹都只限于书本的只言片语,既不直观,也很难感同身受。
这是文字的劣势,却是图像的优势。
看完《功勋》于敏篇,最大的感受就两个:一个是大头演技真好,另一个就是于敏是活生生的,而不是书本上的呆板人物!
看完《功勋》才知道,原来水平出众的于敏先生,也曾遭遇过“职场压榨”,通过坚持和努力改变同事态度;
看完《功勋》才知道,原来伟岸高大的于敏先生,也曾得过十二指肠溃疡,被病痛折磨,带病工作;
看完《功勋》才知道,原来无所不能的于敏先生,也是个“生活白痴”,只懂理论不会抓鱼,不知道户口本在哪,甚至不会买药······
他的脾气很好,即便治病的萝卜干被偷也没有抱怨,因为他知道陆杰并不是刻意针对他;
他的信念很强,即便与陆杰打赌输掉比赛,他的数据与《物理期刊》不同也不放弃,最终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
他的韧性很足,即便五年间理论一直未突破,他始终觉得只有理论基础做扎实,才能真正少走弯路;
他的领导很细,帮助陆杰解决失眠,让紧绷状态的同事放假休息,当士兵质疑他们的付出,他会大声反驳;
他的魄力很足,当别人都担心零件有划痕会影响效果,他说责任我来担,这是一个科学家对真理的信任,是作为领导的魄力。
他于国家有功,于家庭有愧。隐瞒工作内容,让妻子和孩子脸上无光;妻子生产时不能陪伴左右;生病时找不到户口本,没不了药;孩子受欺负吗,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甚至连搬家都不知道!
他并不是不爱妻女,他清楚记得第一次与妻子见面的细节,记得她的装扮,记得吃过的饭,看过的电影,坐车的位置,答应过的烤鸭。
可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实现真正的核平衡,他只能放弃小家,为大家。正如顾方舟先生的评语“舍己幼,为人之幼”,于敏先生是“舍己家,为人之家”!
于敏先生很伟大,但他的勋章,有一半是妻子!他们的无私,成就了今日中国之伟大!
向先辈敬礼,向祖国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