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
*蛇是所有具有*液的蛇类的统称,虽然*蛇都有*,但是不同的*蛇的*性、*素、致死量都是不同的,从整体上看,*蛇的*液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神经*素、出血性*素以及混合型*素。这三种主要的*素在杀死动物时的原理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不同*蛇*液杀死动物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说三种符合以上*素特征的蛇类
虽然*蛇的*液有多种类型,但是所有*蛇的*液均为以蛋白质为主的复合物质,这些*液是由*蛇体内(颅腔内)的*腺生产并储存的,而*液的“导体”是连接*腺的导管和上颚中空的牙齿。当遇到危险或者捕猎时,*蛇先咬住猎物,然后通过*腺肌肉的收缩将*液通过导管进入中空的牙齿中,再进入猎物的体内。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下面介绍四种不同*素的*蛇。
第一是出血性*素的*蛇
出血性*素简单的说就是可以让伤口流血不止的*素,通常被这一类的*蛇咬伤口,伤口会明显的肿胀,溃疡,同时会流血不止。拥有这样*素的*蛇大都集中在蝰蛇科下,比如一些竹叶青蛇(白唇竹叶青蛇例外,它是混合型*素)。通常拥有出血性*素的*蛇*牙相比较其他三类*蛇要长一些。
第二种是神经*素
拥有神经*素的*蛇比第一种*蛇的*牙要短很多,由于在咬住生物体时*牙较短,所以被咬伤的部位通常没有明显的肿胀,也不会出现溃疡。但是这种*蛇的*液会直接作用于生物的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主要的症状有全身疲乏、运动能力失调,严重可导致呼吸麻痹、肌肉痉挛,甚至是死亡。
拥有神经*素的*蛇要比出血性*素的*蛇要多,我们常说的眼镜蛇、环蛇都是神经*素的*蛇。
第三种是混合型*素
混合型*素是指*液中混合多种*素的*液,不过,不同的混合型*素混合的*素不同,有的*蛇混合了肌肉*素和出血*素,有的*蛇混合了神经*素和出血*蛇,也有的*蛇甚至混合了三种以上的*素。
在自然界中,拥有混合型*素的*蛇是最多的,比如世界上*性最强的蛇-细鳞太攀蛇就是混合了神经*素和心脏*素,世界上最大的*蛇-眼镜王蛇也是混合了神经和心脏两大*素。
不同*素对生物的作用和危害程度
上面我们说了三种主要的*蛇*素,这三种*素在作用于生物体时的方式也各有不同。首先,出血性*素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被咬伤后容易流血不止。其次,神经*素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咬伤后几乎没有什么表面症状(伤口不会肿胀和溃疡),但是整个神经系统已经在*素的影响下紊乱,因此会有较为严重的身体反应(比如乏力、呕吐,呼吸困难、肌肉抽搐等等)。最后是混合型*素,混合型*素因为混合了至少两种*素,所以被这种*蛇咬伤后不但会有表面的症状,还有身体生理上的症状。
从整体上看,混合型*素的*蛇对生物体的危害是最大的,其次是神经*素的*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接受治疗后,出血*素比神经*素更容易留下后遗症,最常见的就是局部坏死。
当然,以上的*素危害大小只是从宏观上看,其实决定*蛇厉害程度的有多个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点:半数致死量、单次排*量以及上面我们说的*素的类型。
最后一点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所以单独的来说一下前两点。首先是半数致死量,我们通常用半数致死量来表达*蛇*液的*性强弱,因为半数致死量的数值是通过将该*蛇的*液皮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然后计算出可以杀死一半以上的小白鼠所需要的最小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的英文缩写为LD50,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数值越小,证明*性越强。在所有的已知的*蛇中,*性最强就是细鳞太攀蛇了,它的半数致死量为0.(mg/kg),简单的说就是要杀死1公斤重的生物体仅需要0.毫克的*液,可见其*性之强。
其次是单次排*量。不同*蛇的LD50不同,这就导致了同等剂量的*液不一定杀死同样体重的受体,因此单次排*量对于*蛇来说也很重要,简单的说就是*性不够,*量来凑。最典型的*蛇就是眼镜王蛇了,眼镜王蛇的*性(LD50为0.35)远小于体型较小的银环蛇(0.08),但是眼镜王蛇有着所有*蛇中最大的单次排*量:平均毫克,这就让眼镜王蛇对生物有着很大的生命威胁,而且不亚于比它*性强的其他蛇类。
总结
不同的*蛇因为其*素不同,所以在杀死动物时的原理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蛇杀死动物主要是靠血流不止、神经紊乱以及二者结合的方式。当然,不同*蛇根据半数致死量以及排*量的不同,对动物的威胁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