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方已经降温了,进入了寒冷的冬天,寒冷的天气里,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觉带上了保温杯,喜欢热气腾腾的火锅,吃完热出一身汗,别提有多畅快了。不过,冬天热衷吃滚烫食物的朋友注意了,天再冷,也要等等,让食物的温度降到合适的范围,否则,养成吃过热食物的习惯,会让身体完成进食流程的所有器官都接受不了,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就会找上门。
冬天,热气腾腾的东西能暖和身体首先,牙龈容易损伤,口腔粘膜易烫伤成溃疡
牙龈是接触食物的第一道门槛,但它的耐热能力较差,经常喝太烫的水、吃滚烫的火锅,会造成牙龈的肿痛出血,牙齿也会受到冷热敏感,从而变得松动,影响牙齿健康;此外,不少人会跟小编一样,吃过热的麻辣烫时,上颚总会烫掉一层皮,这是口腔细胞被烫坏的现象,是会造成口腔溃疡,此外,长时间下来,更有可能引发口腔癌。
滚谈的食物,容易烫伤口腔粘膜其次,食管粘膜烫伤容易恢复难
将滚烫的食物吃进嘴里进行咀嚼之后,咀嚼时间足足足足够长的话,进入食管的温度或许没那么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吃了滚烫的食物,大家或许会忍不住就咽下去,仿佛只要自己咽得够快,“烫”就追不上,不过,大家或许会失望,“烫”不仅追上了,还顺便把食道粘膜烫伤了;烫伤的食道粘膜会坏死,形成假膜脱落后,就是实实在在的溃疡,这个溃疡就不简单了,愈合了之后,能在食道里形成瘢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疤痕”,从而造成食道管变窄,容易造成吃东西的时候,吞咽困难;这个问题在早期的时候,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但是随着食道的反复溃疡,最终或许就是存在癌变的可能了。
滚烫的火锅,食物温度一般高于60℃最后,或许成为你胃不舒服的诱因
食物运输抵达的位置是我们的胃部,或许有朋友会想,食物经过常常的食管应该就没太大问题了吧;吃进嘴里的时候没觉得烫,胃又怎么会有问题呢?但是,有这些疑问的朋友,在吃完辛辣、烫热的东西后,是否有感觉到胃里好像有灼烧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在提醒要减少“高温“食物的摄入。
胃部的最内壁的胃黏膜的耐热温度约摸在40℃,平时吃的火锅最高温度可以超过65℃,即便经过了口腔、食管,也是没办法快速降低20℃,因此很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从而诱发胃部的各种不舒服。
此外,我们的口腔、食管和胃部能承受的温度约在20~50℃之间,吃合适温度的食物,才是对身体健康的又一层保障,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习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问题找上门来,到时候,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或许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