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裔新移民文学研究综述
摘 要:国际间的移民活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伴生物,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澳洲华裔新移民文学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主题和特点,阐释在澳洲英语世界中新移民华语文学的潮流和影响。并基于此来探讨多元文化主义应该正视人们文化身份转变中的精神代价。并勇于承认人类心灵的独特性,创造力量和批判性价值。
中国论文
关键词:澳大利亚;华裔新移民文学;产生背景;主题;特点
一、澳洲华裔新移民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诸如中国和新加坡等以讲中文为背景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澳大利亚联邦*府及各州*府都认识到澳大利亚经济振兴有赖于该国与亚洲国家及地区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新移民创办的华文报刊异*突起,已形成自身特色的澳大利亚华文报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华人生活,在雅、俗文化相互兼容的层次上,其主要目标为弘扬中华文化。同时它们又各有千秋,独具特色,分别拥有自己的读者群与作者群。
这批从中国大陆流向海外的新移民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 “新移民文学”正是对这种移民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大交汇大碰撞的反映和体现。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国家,虽然它没有像第三世界国家那样遭受被占领和奴役的命运,也没有像美国、印度那样经过民族战争而获得独立的经历,但澳大利亚人一直为寻求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所困扰。华人作家凭借各自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创作出许多揭示当代澳大利亚人生存困境的经典名著。
二 、澳洲华裔新移民文学的主题
新移民文学源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留学生文学,80年代是新移民文学的酝酿积淀期,90年代可说是新移民文学向纵深发展的繁荣期,他们曾经历了长时期的身份寻找和确认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华裔移民叙事则在整体上体现出反思移民或移民反思的精神特征。
新移民作家因为不同类型所产生的创作题材和动机上的差异并不是本质上的差异。从表层上讲,这种双重角色为他们相对客观地审视中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但是从深层上讲,他们内心世界始终充满着一种激烈的矛盾冲突。由此新移民文学开始展现出自己成熟的个性和艺术特征,从单纯描写个人沉沦、奋斗、发迹的传奇故事,已逐渐开始反思一代人的命运,表现中西文化夹缝里的新移民文化心态,进而探讨生命本身的价值。与老移民相比,作为一群自愿的出走者,新移民的知识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不再是简单排斥居住国,而是努力与其融合,努力进入并争取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
澳洲华人文学的主题集中为两方面:对故土的怀恋和身处异乡的精神矛盾。当一个人在多种文化传统、文化范式的对立冲撞中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很快完成文化转型时,就会陷入认同的危机,体验一种存在的迷失与焦虑。处于西方强势文化环境中的新移民,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面临着挑战。两种文化、两重身份的纠结,自然又衍生出澳洲华文文学的另一主题精神焦虑与矛盾。
新移民小说从创作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展现中国性格、剖析中国精神,从而构成中国形象的早期的新移民小说都有较强的纪实成分,多表现新移民在海外的特殊境遇,新鲜感受以及奋斗历程。在新移民小说笔下,无论是通过美的毁灭直接表达对人性的反思与追问,还是通过西方人的选择侧面彰显中国的魅力,都是对最本质的中国性格和中国精神的肯定。
移民作家的归属困惑主要源于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身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也有外在的矛盾性与对抗性。统一性和连贯性指的是具有族群性的“真实的自我――共同的历史和祖先”。“新移民”具有一定程度上身份的共同归属性。澳洲华人文学起步虽比欧美、东南亚华人文学晚,但已取得不小的成就。良好的媒体运作与作家组织的成立及评奖制度的日益完善,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 、澳洲华裔新移民文学的特点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随着一大批中国大陆留学生登陆澳洲,写作队伍和中文报刊得以不断扩大,他们成立了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澳华文坛转化为一股相互呼应的群体力量。近二十多年来的澳洲新移民文学开掘凸显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内蕴。其独特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身份焦虑的全面表达,“死亡情结”的深度开掘和“原乡”与“异乡”的交错探寻。新移民作家无论来自祖国大陆,还是来自香港、台湾,都背负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传统。而在异域他乡,面对的却是另一种文化的冲击,不仅语言、风俗习惯迥然不同,更面临着生活的重压。文化背景迅速变更带来的心灵撞击,使其产生了当下性彷徨以及对于昔日的思恋,交织成一种万般无奈却又莫可如何的心理。因此,澳洲华文文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凝结其作品中的故土情结。
在创作动机上,无论是对物质经济追求的经商或务工族,或者是对“自由神”企盼的留学族,还是体现出遥远的缅想与反思的华裔外籍族,新移民小说创作主体的共同指向皆为:对澳洲异域生活的描写,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故国风土人情的诗意描写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的极力铺陈。良好的媒体背景为澳大利亚华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推动着澳洲新移民文学向前发展。
结语:在全球化语境与东西文明碰撞的最前沿,如何对中华文明进行全新反思是新移民文学乃至整个华人文学必须解决的课题。在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要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其基本思路应该是:超越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开放的姿态有选择地吸取西方的优秀文化,给民族意识注入现代意识,从而在文化交融中实现文化的变迁。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吸收和扬弃走向超越性的文化和文学的创作。如何及时科学地归纳,展现出移民文学中的“跨文化”美学品质和艺术力量,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使命与。
参考文献:
[1]邓伟.后殖民视域下的新移民文学批评[J].武汉大学.
[2]李遇春.新时期移民叙事的演变.学术评论.2012,(6).
[3]刘华. 论〈新移民文学〉的文化意蕴[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第18卷第1期.
[4]彭青龙. 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澳大利亚文学[J]. 外国语,2006,(3).
[5]王晖.突围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中新移民文学定位的基本思路[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6]吴奕?,陈涵平.论澳洲新移民文学的主题特征[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7]曾庆江,李燕群. 新移民小说创作主体及创作动机管窥[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本文来自于西华大学省部级学科平台开放课题四川省国别与区域重点研究基地澳大利亚研究中心2014年编号为11的课题“澳大利亚华裔新移民文学研究” 课题。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