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在人体脏腑的正中,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胃及腹的募穴,是人体正气与疾病的必争之地。
从西医角度来讲,这里可以和胃、十二指肠、脾脏、胰脏、肝脏等不少重要器官挂钩。而它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于它和脾胃有很大的联系。
中医也认为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功效,能够调理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而艾灸中脘穴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最主要有这些功效:
1、缓解胃痛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为艾灸胃脘痛的常用穴。常艾灸此穴,可缓解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恶心想吐、食不化良、慢性胃炎等病症。
2、调理脾胃
脾胃运化能力差的人,常艾灸中脘穴可以很好的调理脾胃。另外,当中脘作为主治穴时,还可以配合足三里、内关、胃俞等穴位,效果会更佳。
需注意的是,艾灸中脘穴后会感到饥肠辘辘,但要做到只吃七八饱,这样有助于脾胃清除身体的积滞。
3、祛风散寒
艾灸中脘穴有祛风散寒的效果,除了普通的温和灸之外,大家还可以尝试隔姜灸。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按摩来达到保健效果,可以试一下这两种按摩手法:
1.点揉法
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2.掌揉法
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