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省长发送“红段子”的背后
汪洋书记和*华华省长联袂给全省200余万络就业和创业者发“红段子”新春寄语,勉励他们“在虚拟社会中就业创业谋新业、创意创新创财富,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梦工厂’”。在络拜年、络问*之后,“红段子”也加入了这一系列,窃以为,这并不是一次官场的作秀,而是向全省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广东愿意为络创业加油鼓劲。其实这是通过对现代化创业氛围的营造,为广东顺利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等夯实基础。目前,珠三角用工缺口200万,从侧面说明广东经济已经复苏,发展机遇再度蓬勃。但这一用工缺口主要是针对普通劳工,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仍然异常严峻。来自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2010年预计有近6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如何理性地消化这一就业需求?除了各种优惠*策之外,络创业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补充渠道。比如广东移动去年就曾经举办“爱我中华 创业广东”红段子络创业大赛,据统计有超过5万人通过“红段子”络创业平台获得经济收益,总额超过813万元,创业者在上掘到了真金白银,络创业也从名词变成了实践,文化创新与财富创造产生了对接。络创业虽然是新生事物,但一旦把技术手段与智慧进行结合,其生命力也彰显无疑,对于许多未曾谋到业、或者想在就业之外谋求新发展的人来说,络创业不啻是一条新路径。我想,这是书记、省长发红段子寄语的用意之一。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书记、省长更为关心的自然是“创新广东”的战略如何具体落实。广东靠什么来创新?一定是人才。有了具备创新精神的人,“创新广东”才可能落实。络创业只不过刚刚开始,广东的络事业还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各方面环境适合,通过络创业就可以聚集一大批有着丰富创新精神与创造智慧的人才来广东“落户”发展。仅仅有“红段子络创业大赛”这样的平台是远远不够的,络创业要想从一花独放发展成百花争艳,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这其中既需要*府出台配套的产业扶持*策、需要企业搭建更多的络创业平台,也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加强科技研发的支撑、媒体营造支持创业的舆论环境。唯有如此,广东才能真正变成创业沃土,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事业源源不断地涌现。(作者李爱梅,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