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病的元凶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http://m.39.net/pf/a_4325805.html

人们对于“胃炎”、“消化性溃疡”这两个名称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吗,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是一种小小的螺旋形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简称Hp)。

认识幽门螺杆菌(Hp)

年,澳大利亚医生RobinWarren和BarryMarshall经过37次培养实验,终于在一次偶然机会,成功从人体胃黏膜中培养出Hp[1]。

人的胃有贲门和幽门两个出入口。幽门位于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口。对酸性环境有一定适应能力的Hp就主要存在于胃幽门部,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胃黏膜中生长繁殖,感染人体的胃和十二指肠,引起一系列疾病。

幽门螺杆菌(Hp)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世界人口中,不同国家与地区的Hp感染率不同[2],有研究报道,我国Hp的感染率在43.43%~57.6%之间[3]。35年前,Marshall吞服含有Hp的培养基后出现了急性胃炎,引起科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Hp使胃酸分泌过多,并且会损坏胃粘膜屏障,从而导致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它也是胃癌病变的重要促成因素[4]。

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Hp)?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一些共同症状:周期性的上腹不适或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能会有剧烈疼痛或出血。

然而疾病到底是不是因Hp感染引起的,医院进一步确诊。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胃镜侵入检查和非侵入检查,后者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其中,呼气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金标准”之一。

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Hp)怎么办?

体检发现Hp阳性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根除治疗。Hp检测阳性并伴有以下疾病者,推荐根除治疗[5]: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

2)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或伴胃粘膜萎缩,糜烂;

4)早期胃部肿瘤已行切除术;

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6)有胃癌家族史;

7)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8)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

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系统疾病,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为主要表现);

10)其他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胃息肉等疾病。

我国根除Hp的首选治疗方案是质子泵加铋剂(枸橼酸铋钾片与胶体次枸橼酸铋等)联合两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坚持服药,否则Hp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在停药一个月后还应该进行复查。Hp感染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家中有人检测出Hp时,其他家庭成员最好也进行检查。同时,要做好Hp感染的预防工作。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除胃、十二指肠外,Hp还存在于口腔。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口传播,食物和饮水是重要的介质,因此Hp感染的预防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肉,不吃腐败或不干净的食物,吃水果时要去皮。

2)与Hp感染者共同进食最好实行分餐制。聚餐时,最好使用公筷。保证餐具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筷子等餐具[6]。

虽然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茶叶中的儿茶素对Hp所分泌的尿素酶有抑制作用,可减轻Hp感染后的胃黏膜损伤;生姜与鲜大蒜可抑制Hp生长;益生菌能减弱Hp黏着细胞的能力,乳酸菌还有抑制HP活性的作用[7-8];但在人体内能否真的预防或治疗Hp感染尚未证实。

参考文献:

[1]MarshallBJ,WarrenJR.Unidentifiedcurvedbacilliinthestomachofpatientswithgastritisandpepticulceration[J].Lancet,,1():-.

[2]白文元,周超,郭东梅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流行病学[J].医学与哲学,,31(10):11-12,30.

[3]王雪,李异玲,吕晓辉.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6(6):-.

[4]刘文忠,谢勇,成虹,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51(10):-.

[5]杨伶俐,徐帆,李全秀.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6(7):7-9.

[6]赵钰汶,洪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应对[J].健康与营养,(7):28-30.

[7]张晨宇,王克霞.饮食因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7(8):-.

[8]胡伏莲.以菌制菌——益生菌对HP抑制作用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91(2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