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化吧便血,不要被痔疮蒙蔽了双眼 [复制链接]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前段时间,董先生经常发现大便带有少量暗红色鲜血,起初以为是天气热,再加上那阵子饮食过于辛辣,以致痔疮复发了。他便让妻子给他煲些清热去火的汤,还一连喝了几天凉茶。可是,以往很灵的招数这次却不奏效。他的便血不仅没见减少,好像还越来越频繁了。妻子终于忍不住,强行拦住即将要去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的他,医院。
  

主诊医生为他作了直肠指检后,让他进行大便隐血检查,并建议他再进一步作肠镜检查。董先生一听就不耐烦了,认为医生是小题大做,说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时间作肠镜检查,要医生按照痔疮便血给他开些药就行了。主诊医生严肃耐心地给他解释了便血的可能性和检查的必要性,最终,董先生接受了肠镜和病理活检,结果证实是直肠癌。所幸,由于发现得较早,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后继治疗效果不错,董先生的康复进度十分理想。

痔疮、癌肿,如何区分

痔疮是引起便血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甚高,民间更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痔疮实际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黏膜,损伤黏膜下血管,或排便用力过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等原因,均可能引起便血。
  

痔疮的便血可发生于排便的全过程,但多数表现为大便后出血,色鲜红(若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潴留,排出时亦可呈暗红色,甚至伴血块)。出血量少者,仅表现为大便带血丝或手纸染血;量多者,可见滴血,或某部位喷射状出血。痔疮多见于久坐或久站者,如机关工作人员、白领阶层、司机等,常因进食辛辣、煎炒食物,以及便秘、疲劳、饮酒、肛门炎症等诱发出血;孕妇由于腹压增高,影响血液回流,也容易中招。
  

结、直肠癌是便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如结肠下段或直肠癌糜烂坏死,可出现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有特殊腥臭味;如结肠远端癌引起肠腔狭窄,还可出现顽固性便秘或大便形状变细、变扁,病人同时可伴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
  

由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与痔疮较为相似,因此,临床上结、直肠癌便血误诊、延诊的并不少见,值得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双方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其实,有时只要进行简单的直肠指检就能发现端倪,必要时再结合结肠镜并活检,肠道病变大多可无处遁形。
  

许多人不愿正视检查,可能是出于害羞、怕痛、嫌贵等原因,但现在无痛肠镜已经诞生,作肠镜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忍受了。为了健康,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便血,学医道

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表现。由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的不同,便血可呈鲜红、暗红、柏油样色,或为隐血便(注:少量的消化道出血可能不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此为隐血便)。
  

一般来讲,直肠、肛门、结肠等距离肛门较近部位的出血,多表现为鲜血样便或暗红色血便。若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等)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生成硫化亚铁,大便就会发黑且锃亮,即为柏油状便。但要注意的是,食用了某些食物,如猪血、猪肝,中草药如首乌、地*等,也可使大便发黑呈柏油状,此种情况并非便血,可予大便隐血试验加以区别,阳性者方为出血。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不长,也可见暗红或鲜红色血便。

专家简介

陶双友,男,博士,广州中医院脾胃病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消化病方向硕士、脑血管病(中风病)方向博士毕业,先后师从于全国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张小萍教授和周福生教授、中医脑病专家刘茂才教授。熟练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口腔溃疡、肝炎、肝硬化、顽固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睡眠障碍、头晕、头痛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多种疑难杂症。

擅长使用中医膏方,辨证调理妇儿、老人以及产后、久病、亚健康等多种虚证。

熟练掌握麻醉无痛、镇静无痛胃肠镜检查诊疗技术以及胃肠镜下各种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地点:周二下午(膏方门诊)门诊南楼七楼18诊室;周六下午(特需门诊)门诊南楼八楼19诊室。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