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审方药师果糖注射液怎么点4个案例告诉你 [复制链接]

1#

前言

果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具有左旋性多羟基酮结构,在肝脏通过果糖激酶和己糖激酶直接代谢成1,6-二磷酸果糖,并绕过限速酶而直接进行糖酵解,果糖激酶活性不依赖于胰岛素调控,可在无胰岛素的情况下代谢为糖原[1]。与葡萄糖相比,果糖更易形成糖原,静脉给药后在体内代谢快,能迅速转化为能量,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因其不依赖胰岛素,对血糖影响小,适用于糖尿病、肝功能不全、手术等胰岛素抵抗患者。

果糖注射液的适应症为:

(1)注射剂的稀释剂。

(2)用于烧创伤,术后及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补液治疗。

那么在处方点评时,遇到使用果糖作为注射剂溶媒的情况,是不是都可以判定为合理呢?一起来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

患者男性,32岁,5年前无意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约拳头大小,无特殊不适,近年来肿物较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脂肪瘤”收住入院。

患者无基础疾病,平素身体健康。

入院后行“脂肪瘤切除术”,术前麻醉时给予果糖注射液mL静滴。

案例2

患者女性,33岁,1年前因外伤致左髌骨骨折,行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运动未见明显受限,现为取内固定装置入院治疗。

患者无基础疾病,既往体健。

入院后行左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术前麻醉时给予果糖注射液mL静滴。

药师分析:

1)有文献报道,手术和高血糖是使用果糖的主要因素。果糖注射液作为应激时的供能剂,能突破胰岛素抵抗,用于严重创伤病人的能量补充安全有效,不会引起血糖水平的大幅波动[1],但一般手术患者不一定都需要使用果糖代替葡萄糖作溶。通常情况下,身体状况良好、无糖尿病、手术前后血糖均正常者,是没有必要使用果糖的。

2)果糖注射液的价格为葡萄糖注射液的10倍左右,使用果糖作为溶媒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3)虽然果糖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指出其可为药物溶媒,但多数注射剂说明书规定的可用溶媒中没有果糖注射液,其作为溶媒具体应用到某一种药物时缺乏法律依据,不建议使用果糖注射液做常规溶媒[2]。

因此,从用药安全性、经济性角度考虑,案例1、案例2均判定为适应症不适宜。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文献报道,果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与生理盐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一些没有生理盐水摄入禁忌或用药配伍禁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用生理盐水取代果糖注射液作为溶媒[3]。

除了适应症之外,药师在点评果糖注射液时,还有哪些地方需加以注意呢?让我们接着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3

患者男性,56岁,主诉“排便异常10年余”。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异常,每日解*色不成形便2-4次,无明显粘液、脓血,无未消化食物,伴有腹部不适,以脐周为主,排便后腹部不适可减轻,无明显腹胀,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近半月出现上述症状加重,每日5次不成形大便,偶有腹痛,胸闷,门诊遂以“肠易激惹综合征”收住院。

入院后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

入院诊断:1.结肠息肉2.肠易激惹综合征3.慢性胃炎4.高尿酸血症5.高脂血症。

入院后行肠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麻醉科术中给予输注果糖注射液mL。

案例4

患者男性,53岁,主诉“间断上腹痛,发现结肠息肉1年,再发2周”。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空腹时症状明显,伴有后背部不适,无恶心、呕吐,偶有反酸烧心,伴有胸闷、出汗,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提示:直肠多发息肉,经住院好转后出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餐后明显,偶有黑便,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入院诊断:1.结肠息肉2.消化性溃疡3.痛风4.冠心病5.左肺结节。

入院后行肠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术中麻醉科予输注果糖注射液mL。

药师分析:

上述案例3、案例4均存在用药禁忌症。果糖注射液说明书提示: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禁用果糖注射液。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和痛风患者使用果糖,果糖大量进入细胞内快速代谢,使ATP生成速度小于消耗速度。随着ATP分解,血尿酸及尿尿酸均增加[4]。此外,高果糖摄入可引起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增加痛风发生风险,引起乳酸酸中*等。

除了适应症和禁忌症之外,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也是处方点评的侧重点之一。

果糖说明书中记载了果糖注射液与氨基己酸、氨苄青霉素、呋喃苯氨酸、硫酸肼苯哒嗪、硫喷妥、华法林等不宜配伍。文献显示,果糖注射液与与萘夫西林、左氧氟沙星、注射用灯盏花素、奥美拉唑等均存在配伍禁忌[5]。

参考文献:

[1]张学丽,蔡辈博,邵华.果糖注射液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及代谢风险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3:1-2,4.

[2]*坚,姚元章,张敏,等.果糖注射液治疗严重创伤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6(2):-.

[3]王海平,胡卡芬,陈雪华,等.果糖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药师与临床,,11:12。

[4]张建中,翁静艳.果糖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配伍特点[J].药学服务与研究,,15(1):42-46.

[5]史长城,朱慧,李亚芳.临床常用药物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5:-.

(向下滑动阅览)

李海燕

硕士副主任药师

“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培训中心”带教药师。从事临床药学相关工作10余年,发表论文10余篇。

END

关于头号药师空间

药师们自己的社群

这里有最前沿的药物治疗经验分享

国内著名临床药学专家亲身授课

多年药学医学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

有问题想问小药师?

那就和小药师交个朋友吧!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