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症状,俗称“胃痛”。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忧思烦恼怒等因所致气机不畅,从而导致胃的病变。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弱等。
下面介绍12种用于胃脘痛的中成药及注意事项:
六味安消散
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的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成份:藏木香、大*、山柰、北寒水石(煅)、诃子、碱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克,一日2~3次。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p>
1.小儿及孕妇忌服。
2.不适用于久病体虚的胃痛患者。
3.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医院就诊。
乌贝颗粒
制酸止痛,收敛止血。用于胃痛泛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成份:海螵蛸、浙贝母,辅料为蔗糖、糊精。
用法用量:饭前口服,服用时将颗粒修正稿口中,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袋,一日3次,十二指肠溃疡者可加倍服用。
注意事项:
1.忌服辛辣刺激食物及不易消化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及酸味中成药。
3.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4.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者,医院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医院就诊。
良附丸
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成份:高良姜、醋香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胃部灼痛,口苦便秘之胃热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胃痛严重者,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香砂养胃丸(浓缩丸)
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成份: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生冷油腻食物。
2.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3.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医院就诊。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长期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6.本品宜用温开水送服。
小建中颗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心悸及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的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成份:白芍、大枣、桂枝、灸甘草、生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1袋),一日3次。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p>
1.外感风热表证未清患者及脾胃湿热或明显胃肠道出血症状者,不宜服用。
2.糖尿病患者慎用。
加味左金丸
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成份:姜*连、制吴茱萸、*芩、柴胡、木香、醋香附、郁金、白芍、醋青皮、陈皮、麸炒枳壳、醋延胡索、当归、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气怒,忌食辛辣食物。
2.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医院就诊。
舒肝平胃丸
舒肝和胃,化湿导滞。用于肝胃不和。湿浊中阻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痞塞疼痛,嘈杂嗳气、呕吐酸水、大便不调。
成份:姜厚朴、陈皮、麸炒枳壳、法半夏、苍术、炙甘草、焦槟榔。辅料为生姜、大枣、生赭石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克,一日2次。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
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气滞胃痛颗粒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成份:柴胡、醋延胡索、枳壳、醋香附、炙甘草,辅料为蔗糖和糊精。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胃痛严重者,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沉香舒气丸
舒气化郁,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两胁胀满疼痛或刺痛,烦躁易怒,呕吐吞酸,呃逆嗳气,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成份:木香、砂仁、沉香、青皮(醋炙)、厚朴(姜炙)、香附(醋炙)、乌药、枳壳(去瓤麸炒)、草果仁、豆蔻、片姜*、郁金、延胡索(醋炙)、五灵脂(醋炙)、柴胡、山楂(炒)、槟榔、甘草。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性食物。
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
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孕妇慎用。
6.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医院就诊。
7.不宜与含有人参成份药物同时服用。
胃苏颗粒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成份: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制)。辅料为糊精、甜菊苷、羧甲淀粉钠。
用法用量:用适量开水冲服,搅拌至全溶。若放置时间长有少量沉淀,摇匀即可。一次1袋,一日3次。15天为一个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口干,嘈杂。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恼怒。
2.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品。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未缓解,医院就诊。
胃康胶囊
行气健胃,化瘀止血,制酸止痛。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疼痛、痛处固定、吞酸嘈杂,或见吐血、黑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成份:白及,海螵蛸,香附,*芪,白芍,三七,鸡内金,鸡蛋壳(炒焦),乳香,没药,百草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尔出现咽喉干燥。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4.脾胃虚弱者慎用,主要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
5.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未缓解,医院就诊。
胃安胶囊
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用于萎缩性胃炎,出现胃脘嘈杂、上腹隐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者。
成份:石斛、*柏、南沙参、山楂、枳壳(炒)、*精、甘草、白芍。
用法用量:饭后2小时服用,一次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
/p>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阳虚,主要表现为遇寒则胃脘痛,大便溏。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回顾:
调理脾胃最好的中成药,6大中成药健脾养胃气血不足怎么办?脾胃不好5种中成药补气养血,辩证使用滋阴降火中成药有哪些,脾胃滋阴降火的最好中成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