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好吗?
胃胀
每顿吃完饭肚子总是硬硬的,想拉肚子又拉不出,
还老是想吐吐不出...
胃痛
肚子像被打了一拳,闷闷的一直疼,严重时像小孩子在你肚子上狂跳,甚至像刀在你胃上拉开了口子...
胃酸
一打嗝都是一股酸气从胃里涌出,
就连吃口韭菜和红薯都要呕酸水...
口臭
早上醒来自己都不敢张嘴,闭着嘴巴都能闻见酸臭味,
聊天时也更是不敢对着别人说话...
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有“素中荤”“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呈浅*色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为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称“刺猬菌”。
相传在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人采摘猴头菇食用。但是由于猴头菇的“物以稀为贵”,这种山珍只有宫廷、王府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头菇是珍贵食品,被誉为美食皇帝、长寿皇帝的乾隆皇帝最喜欢吃猴头菇肴。《乾隆四十四年五月节次照常膳底檔》中记载,乾隆每天膳食中都要有猴头肴。据史料记载,乾隆下江南曾到常州,发现常州府备好宴席中没有猴头菜肴,便令御厨速做猴头菇菜肴上桌。乾隆指着猴头菇肴对众臣说:“猴头殊可口,胜燕窝熊掌万万矣,长食轻身延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对野生猴头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菇增多。这种山珍才渐渐进入百姓筵宴,并成为某些菜系的名品。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医学陆续证明猴头菌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但如果是轻度神经衰弱患者,食用猴头菇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应用上面,采用猴头菇进行治疗,对于轻度或是重度神经衰弱均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猴头菇属偏低温型恒温结实性木腐菌。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时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医学专家发现猴头菇不仅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还可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减轻胃部炎症,称其是胃病的“头号天敌”一点不为过,常食有益身体健康。新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