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血便
很多人会以为痔疮犯了
但便血≠痔疮
特别是老年人
出现拉黑便、暗红血便的迹象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若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
发现排便异常
需高度警惕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高龄人群发生消化道出血
可能引起危重症,威胁生命
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是当前惟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可应用于心脑血管一级和二级预防领域的抗血小板药物,但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道损伤不容小觑。
今年以来,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3例重症病例,他们都是50岁以上长者,均有阿司匹林服用史,服用时间最短2周,最长大于1年。
病例一
多次血便不在意弹簧圈来救命
梁叔(化名,下同)是心内科老病号,曾因“主动脉夹层”置入主动脉支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起病时梁叔排黑色软便多日,但他并没太当一回事,拖了几天直到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才被家人送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
胃镜检查后发现,病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活动性出血,溃疡底部见裸露血管,给予止血夹夹闭血管后返回病房。之后虽然配合药物治疗,但梁叔仍多次排出暗红色血便。血常规复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持续下降。
在为梁叔申请输血后,我院消化内科请介入科会诊。在介入下医生发现,梁叔十二指肠球部有造影剂渗出,考虑仍有出血,用弹簧圈把出血点栓塞。经治疗后,梁叔停止排血便,药物也很快起效,梁叔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造影剂漏出
▲栓塞后造影剂无渗漏
病例二
血便后被下了病危通知
*姨(化名,下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下肢血管闭塞,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两周。发病时*姨排血便两次,她很警惕,立刻到消化内科就诊。考虑*姨已出血较多,医生耐心跟病患家属解释病情,并开出病危通知。
果然,*姨入院半天内多次排血便,很快就进入休克状态。在为*姨实施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经胃镜检查,*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活动性出血,情况与梁叔很相似,于是消化内科即刻与介入科联系,为*姨加强止血治疗。在介入中没见到造影剂渗漏,医生考虑*姨为介入造影阴性的消化道出血,介入科医生仔细选择出异常血管进行栓塞。
*姨有众多基础疾病,在术后联合药物治疗中,多次出现像血糖飙高、血压飙升等危机情况,但在多科医生合力治疗下,最终都能化险为夷,直至康复出院。
▲*姨康复出院,送锦旗致谢。
病例三
溃疡出血凝集成血栓
陈叔(化名,下同)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他却是一名运动达人,平时都有锻炼习惯。因为高血压的关系,陈叔口服阿司匹林做二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病时陈叔排了黑色成形便,当时他还感觉良好,误以为自己仍很强壮。拖了两天,家人觉得不妥于是陈叔在家人劝说下,才过来就医。
入院前,陈叔血红蛋白g/L:入院后复查。血红蛋白掉至80g/L,丢失近1/3的血。
胃镜结果显示,陈叔十二指肠球部一巨大血栓堵塞,医生小心翼翼地挑开血栓后,终于窥见庐山真面目:原来血栓是溃疡出血后凝集的!——这真的是惊险万分:因为万一血栓提前脱落,溃疡立刻又会再出血!
消化科医生另辟蹊径,手术时在血栓根部死死地夹住止血夹,并在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最终陈叔康复出院。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渗血,血栓堵塞
▲血栓根部上止血夹
提醒
超过50%的阿司匹林相关溃疡无先兆症状,出现大便异常必须及时就诊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日趋上升。
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阿司匹林是当前惟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可应用于心脑血管一级和二级预防领域的抗血小板药物,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但是任何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都只是相对的,任何一种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损害。
阿司匹林所致胃肠道损伤与年龄相关,老年患者是抗血小板药物胃肠道损伤的高危人群,年龄越高,危险越大。很多胃肠道损伤后并无症状,却是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有研究提示超过50%的阿司匹林相关溃疡无先兆症状,所以仅凭消化道症状无法推测溃疡和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老年人居多,且疗效肯定,因此在使用时应权衡利弊,听从医生医嘱;日常多加留意,在出现大便异常时及时就诊。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阿司匹林的消化道损伤。
有研究提出,感染可加重阿司匹林的消化道损伤作用,专家建议在开始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如有条件建议患者应检测并尽量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院
来源:消化内科
编辑:十二小宣
投稿邮箱:tougao12h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