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次杀幽门螺杆菌没杀净,怎么办啊 [复制链接]

1#
百癫疯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9/5686247.html
幽门螺杆菌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大问题,全球超过5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中我们国家还是高感染率的国家,最高的是西藏,84%,而我们的北京是57%,上海是59%,最低的广东省都有42%,而且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所以,关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杀?杀了一个疗程,没杀死,什么原因?下一步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杀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平时比较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人感染后会导致哪些疾病?幽门螺杆菌,在细菌里面,算是比较特殊的!特殊在哪里?别的细菌待不了的地方,它活的好好的,专门定植在我们的胃或十二指肠!大家都知道,我们胃里面有非常强的用于消化我们食物的胃酸,pH都是在2以下的,几乎与我们实验室用的浓硫酸酸性相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几乎认为胃里面绝对不存在有细菌,因为很多细菌在这种环境下,基本上都要被杀掉!直到年澳大利亚马歇尔从慢性胃炎的胃黏膜里头分离出幽门螺杆菌,这个关于胃里面不存在细菌的说法被彻底终结。那么为什么幽门螺杆菌不会被胃酸给杀灭?实际上,后来我们研究发现,这跟幽门螺杆菌本身独特生物学特性有关!幽门螺杆菌会分泌尿素酶,这是幽门螺杆菌分泌的一种*素,而这种*素可以水解我们的尿素。只要大家吃进去的东西,含氮,那它都能被这*素水解后放出氨气。而我们都知道,这个氨是偏碱性的,也就是说,你吃进去食物越多,胃酸虽然分泌也多,但同样含氮也多,放出的氨气也越多,这幽门螺杆菌也会被自己放出来的氨给包起来,从而防止自己被胃酸所侵蚀。这也就是为什么它能够在我们的胃黏膜里面很好的繁殖的原因!那人感染了这种特殊的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从目前的发现和研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的一些疾病还是有几种的。比如最常见的引起慢性胃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医生怀疑你是胃炎,在开具胃镜检查时候往往也会要求你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检查的原因;再比如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主要跟我们胃酸分泌比较多的时候,会把那个十二指肠酸化,使得十二指肠球的黏膜变成胃的黏膜了;再者,还与我们的胃MALT淋巴瘤、胃癌发生有关。而对于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还发现与一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不明原因的慢性缺铁性贫血以及慢性荨麻疹等等有关。但是,我们回过头来说,并不是说我们一个人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它就一定会出现上面那一些疾病。现实是怎么样?是那么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只有少数人得病!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每个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都可能不一样,因为幽门螺杆菌有很多种菌株。第二个是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因为个体差异性而出现不同的结果。第三就是还有环境因素,像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环境比较差的,感染的人多,但它也没有那么多人得病。第四就是很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现在不得病,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他才得病,也有这样的因素存在;所以,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受到菌株、环境、宿主等因素影响,只有少数的人才会生病。那是不是说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就一定要立马杀菌?目前关于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是否需要立马“杀”灭,还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强调“杀”,最主要是考虑到可以预防我们的胃癌或者胃溃疡发生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假如我们过度地强调“杀菌”,使用抗菌药物,也很容易引起抗菌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及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像临床上,我们就发现有些病人因为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最后造成菌群失调引发肥胖的;还有一些病人这次杀灭幽门螺杆菌以后,后来不注意,又被感染了,反复使用抗生素,结果造成根治率下降,甚至无法根治!因此,强调一发现幽门螺杆菌,就要立马杀菌,医学界往往更加强调以下人群去治疗,去积极“杀菌”:是已经明确诊断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是发现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但是我们说对于那些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没有出现不良的一些症状人来说,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我想这点才是更多人比较关心的话题!而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碰到不同医生会有不同看法,不能说哪一个绝对对,但是从我个人临床经验来看,我建议治疗,尤其是从预防胃癌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