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会导致肠出血。
不信?
看这里!!
事情起因
杨奶奶今年65岁,因为腹痛2月、便血1天,于年3月17医院就诊。当班医生胡芳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杨奶奶有高血压病5年了,听别人说“尼群地平”降压效果快,又经济便宜,就坚持一直口服,平时有感头昏、乏力,但是也没监测血压。今年春节过后,出现了左侧上腹部隐痛,因为能忍受,而且大便以后腹痛缓解,医院检查治疗,直到3月16日开始便血,一天3―4次,每次量约g,呈暗红色,并感全身乏力,杨奶奶这才在女儿的催促下,于3月17医院住院治疗。
分析原委
胡芳医生予以护胃、止血、输血等治疗1周后,患者便血停止,但仍感左上腹部疼痛不适,餐后饱胀,进一步做了腹部B超、腹部立位平片、全腹部CT检查,提示肠胀气,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碳呼气实验阴性,抽血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胃肿瘤标记物均正常,胡芳主治医师考虑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一般无腹痛,现在血已经止住了,患者腹部仍在疼痛,便血原因一定不在球部,建议患者肠镜检查。
得出结论
经详细做好解释工作后,患者及家属同意肠镜检查,3月24日肠镜检查结果为降结肠的部分肠粘膜浅表性坏死和溃疡形成,肠腔不完全狭窄,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后经病理切片证实。患者得知结果后,心想我为什么得了这样一个少见病?消化内科副主任、腔镜中心主任冯忠平笑着说道,这与你长期用了降压药物,而没有经常监测血压有关,这种病现在越来越多,因为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就会导致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结肠缺血,食物残渣经过后导致发炎、糜烂形成溃疡,甚至坏死和穿孔,危及生命。
杨奶奶听后恍然大悟,以后降血压还得要听医生的医嘱。
健康指导
出院前,胡芳主治医生给患者复查了肠镜,肠腔变得顺畅了,炎症和溃疡都已经消失了,并请了心内科周怀能主任医生会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重新给患者制定了降压计划,还反复叮嘱患者一定要记得复查血压,要经常吃水果、蔬菜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听后连声感谢!
胡芳医生提醒大家:
服用降压药需要坚持“五要三不要”原则
1、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分期和有无并发症的存在,由医生决定采用何种适宜的降压药,切不可擅自滥用。
2、对轻、中度高血压,要选一种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再逐步改为维持量,以保持血压不再增高。
3、病情较重的要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4、要密切注意在应用降压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
5、用药过程中,要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而调整药物剂量。
6、不要凭自我感觉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出事。自我感觉是不可靠的,如头晕,血压高时可出现头晕,而血压过低时,也会感到头晕。
7、不要自己擅自更改药物的种类或剂量。
8、不要轻信传言和广告,切莫停用降压药而改用偏方、秘方或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供稿:南区消化内科何建平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龙弦琼审核:莫艳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