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家里,很可能有一双能传染疾病的筷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你用的筷子干净吗?


  

很多人会自信地说,家里的筷子用前都经过了清洗和消*,应该很干净。


  

但如果告诉你,吃一顿饭的时间里,你认为“干净”的筷子就可能传播多种疾病,你该怎么办?

筷子成了这些病的“引路人”家人、朋友一起吃饭、互相夹菜有助增进感情,但这种饮食方式,也给了很多疾病传播的机会。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梁连春提醒,以下几种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就可能在一顿饭中,因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一肝病:甲肝、戊肝

估计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乙肝?其实,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同,例如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唾液中的乙肝病*一般很少,不具备传染性,因此和乙肝患者同桌吃饭,不必过于紧张。


  

甲肝和戊肝主要为粪口传播,且病*易在空气中散播,如果长期和这两类肝病的患者公用杯子、碗筷,病*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播。


  

二一肝病:甲肝、戊肝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交叉感染。


  

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筷专用,预防儿童间相互传染。


  

三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甚至可能引起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此外,伤寒病等肠道传染病,也可能通过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从临床上看,胃病是最常由于混用筷子,在共同吃饭中传播的疾病之一,可能带来的后果也相对更严重。其实,只要学了下面的方法,就能大大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用对筷子,给健康加一道保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在胃黏膜表面的小细菌,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都感染了它。由于不像欧美人那样习惯分餐,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偏高。

曾有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为59%。从孩子到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通常越来越高。
  

别看它是种小细菌,可能引起的毛病却不少:慢性胃炎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果不“消灭”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治不好;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炎后,如果长期不好,可能发展成淋巴瘤或胃癌……

这些疾病的检查、治疗,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我们来说,用对筷子,或许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国特色”胃癌预防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王辰认为,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
  

在目前分餐尚未普遍推行的情况下,王辰院士建议:在外就餐时,可在每盘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吃,之后不要再夹盘子里的菜。这样做既避免交叉感染,又控制了食量,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重视三道“防病屏障”

无论是幽门螺杆菌,还是其他传染病,传播途径都很多,不能完全归咎于筷子等餐具。因此,除了正确使用筷子,还应当重视几道防病屏障。


  

1远离食物中的伤胃“危险分子”

冷饮、腌菜、烟熏和油炸食物、酒精、辛辣食物、生冷海鲜等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经常吃会使消化道变得脆弱,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各种传染病就更有可乘之机。因此,在平时应少吃这些食物,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更应注意。


  

2改掉“易感习惯”

幽门螺杆菌等还容易盯上有不良习惯的人。例如老人和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有时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一些情侣还会混用餐具相互喂饭。这些习惯都可能将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等相互传播。


  

3重视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后者更加便捷。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家中有感染者),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两年做一次。确诊后,应及时遵医嘱治疗。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其他疾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中医上有个护脾胃的穴位“三眼穴”,大家平时也可常按,有助调理脾胃、防病于未然。
  三眼穴的取穴方法是(以左手为例):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无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上纵向画三条四等分手指的竖线,然后再横向画两条三等分这节手指的横线,这样就形成了六个交点。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点处。
  用同样的方法画线,可找到右手的三眼穴(位于最右上角的交点)。
  平时可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上的三眼穴,每只手10分钟,交替进行。

筷子也要晒太阳使用有三要点

1筷子寿命3-6月变色的筷子要赶紧换

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6个月内时间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发生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只要筷子与购买时相比发生变化,特别是颜色,就需要立即更换。

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出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细菌的长期堆积也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2闻一闻看一看辨别筷子过期没

大家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

专家建议:一旦发现筷子上面有霉斑,必须第一时间不再使用。

提醒: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筷子显得潮湿或出现弯曲、变形,则表示已受潮或搁置时间太长,很可能已经过了保质期;闻一闻,如果有明显的酸味,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

3筷子晾干再储藏避免发霉

据了解,目前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筷子均以竹子和木质为主,极少数是金属等材料。但这两材料的使用相对特别,大家却通常习惯将筷子清洗干净后,便放置在筷子筒或橱柜内。

筷子在没有被完全晾晒后,湿度很大导致其容易发霉,从而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必须保证筷子是干燥的放置或储藏,尽可能不提供霉菌滋生环境。

专家建议: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消*的作用,且能有效、便捷地清除筷子内的霉菌。

4新买筷子彻底清洗

新买来的筷子是木头或竹子的本色,用了半年后,颜色会变深或变浅,这时就表示该更换了。如果您想要延长筷子的使用寿命,尽量不要让筷子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洗好后要用干净的干抹布擦干,有条件的可以放置在消*柜里,还可以让筷子晒晒太阳,来达到杀菌的目的。

专家提醒,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沾染病*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新买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第二次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就可以了。

平时清洗筷子要彻底,先把筷子表面冲净,再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然后放入消*碗柜中消*、烘干,也可冲洗并沥干水后,再放进筷子盒。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香哈网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梁婧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