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消化系统习题,每日一练
昭昭医考秦老师3天前
1、消化性大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出血量多于
A、ml
B、ml
C、ml
D、ml
E、1ml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毫升或循环血量的2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2、成人出现便隐血阳性时,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大于
A、10ml
B、9ml
C、8ml
D、6ml
E、5ml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2、E教材上写的是5-10ml,因此题干问的是至少,因此是5ml。
3、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消化性溃疡
B、胆道疾病
C、急性糜烂性胃炎
D、贲门黏膜撕裂症
E、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3、
A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溃疡病。有8种疾病占发病率90%以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糜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溃疡、食管贲门撕裂症、十二指肠糜烂、赘生物。
4、慢性消化道出血与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外周血象的差别是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E、巨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4、
D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由于出血后骨髓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5、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为
A、呕血
B、呕血与黑便
C、呕血、便血、休克
D、呕血、便血、休克、全身皮肤出血
E、失血性休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5、B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只有在上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多时才能出现休克。所以不是它主要的临床表现。
6、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其主要原因是
A、合并感染
B、肠道内致热原被吸收
C、血循环不良,散热下降
D、出血后肌体代谢亢进,产热过多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6、
E
大出血后多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7、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出血凶猛,易致休克,出血常是
A、胃小弯溃疡出血
B、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C、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D、胃体癌出血
E、胃黏膜病变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7、
B
“发病急,出血凶猛,易致休克”,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
8、下列哪种消化性溃疡最易发生出血
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B、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C、胃小弯溃疡
D、幽门管溃疡
E、复合性溃疡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8、
B
这道题选B,请注意题干问的是最容易发生出血的溃疡类型。发生在十二指肠以下的溃疡为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具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特点,但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9、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
A、贲门以上出血
B、幽门以上出血
C、Trietz韧带以上出血
D、空回肠交界处以上出血
E、回盲部以上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9、C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所以应该是以Trietz韧带为界。
10、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定有呕血
B、有便潜血阳性
C、呕血常为咖啡色
D、出血后疼痛减轻
E、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10、
A
上消化道大出血需要超过胃容量和血流出胃的速度、才会引起呕血,因此A的说法太绝对,故错误。
现阶段已讲解完风湿系统,消化系统已结束,现在正在进行循环,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扫码预约咨询年课程。
送一年,服务监督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