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王新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名中医。现为河南中医学院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院长。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我记得十年前曾到南阳的一个边远山区去义诊,由于那里用的是秸秆烧的菜,所以我吃过晚饭后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肚子发胀,胃里泛酸,嘴里还时不时翻上来一股小气儿。晚上住在宾馆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到半夜一点多。
这时候跟我住同一个房间的同事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他腹胀睡不着。同事说:“亏你还是医生,我给你背一段,听好了!”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笑,躺在床上难受了半天,都忘了我是个医生了。“胃不和则卧不安”嘛,多简单的道理!
于是,我翻身坐起,然后3指并排,在肚脐左侧两寸处找到了天枢穴,用中指指腹按压的时候,感到一股酸胀感。于是我就以这种力度为准,按压了约10分钟。由于天枢穴是肚脐左右各一个,因此右侧的我又如法炮制,按了10分钟。
(配图:两侧天枢穴)
当时除了感觉胃不再向上泛酸之外,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但是,我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上了趟厕所“排排*”,当天感觉神清气爽。我才惊讶地感觉到,天枢穴真是神奇。
天枢穴可是足阳明胃经的一大要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天枢”的意思。天的意思都不用再解释了,枢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交通枢纽”这个词。记得毛泽东有一首词叫《水调歌头·游泳》,写于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的那一年,其中他说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实,天枢穴就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枢纽,像长江大桥一样,有了它,南北变得畅通起来。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
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古代,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说胃肠有毛病,会引起心神不宁,导致失眠。而且,最新医学研究认为,胃肠病确与失眠有着密切关系。大量临床观察也发现,许多长期失眠或入睡后易醒的人,不少都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疾病。当这些人的胃肠病治愈或缓解后,失眠症也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西医也发现,胃肠存在着一些内分泌细胞,其功能类似大脑的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物质,能起调节胃肠神经乃至全身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专家甚至称“胃肠是人的第二大脑”。慢性胃肠疾病缠绵难愈,由于腹胀和疼痛等长期慢性刺激,必然会刺激和影响其胃肠的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致使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失常而导致失眠。
而对于胃病引起的失眠,并不是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睡眠时好时坏,一般没什么规律,并且用安眠药的效果也不好。有很多病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时,会明显感觉到肚子胀满、反酸等等。现在睡眠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许多情况就是“胃不和”引起的。所以,我们不能一遇到失眠就认为是神经衰弱,于是就服用安眠药、养神药,这可能暂时起到改善睡眠状况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想解决睡眠障碍,我们必须先得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疾病。
特别是已经确诊有胃炎、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慢性胃病病史,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还没有痊愈的,或者还没有做过相关检查,没有明确病情,但是经常感觉胃部不适的患者,都应该意识到是胃病导致了睡眠障碍,不妨用我上面教的方法,坚持按摩天枢穴,说不定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民网健康摘编自《给自己开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
内容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