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仪器 http://pf.39.net/bdfyy/jdsb/180423/6185656.html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占全世界的42.6%和45.0%,而胃癌生存率却远远低于同是胃癌高发国家的韩国和日本。
当你出现胃疼、烧心这些症状时,是否担心过胃癌来“敲门”?国际胃癌大会(IGCC)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65%的胃癌患者得过“胃病”
胃处于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遗传、饮食、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胃部出现问题。
上腹部疼痛是胃病的常见症状,且不适症状在服药后往往能有效缓解,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给了胃癌可趁之机。
临床发现,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
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疼丨变得毫无规律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自身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1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
烧心反酸丨反复出现
“烧心”是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说的“心窝”处的烧灼感,主要是由于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导致的。
胃会分泌胃酸,胃内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为碱性,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体重丨快速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会快速下降,体形有明显的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肿块丨坚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格外警惕是否为癌,否则随着包块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不适感会大大增加,贻误治疗。
大便丨黑色且原因不明
血豆腐等食物、铁剂等药物都可导致大便颜色发生改变,但这些都有迹可循。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
做好这3件事
预防胃癌
胃癌虽然有一些随机的不可控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被预防的,通过一些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得癌的风险。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虽然这条万金油建议说过很多次,但对付任何疾病几乎都适用,必须再重复一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低盐饮食,少吃腌渍、烟熏类食物。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2.控制幽门螺杆菌
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有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果是阳性的话,需药物根除治疗。有复发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其他原因需长期服用抑酸药治疗的人,也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是阳性,同样要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饮酒、吸烟都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3.定期体检,治疗癌前疾病
如果定期体检发现了胃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去消化内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对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这些癌前疾病,以及术后残胃,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即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别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问题。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发给关心的人看看~
放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来源:生命时报丁香生活研究所兰世亭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