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节,透析肾友怎么吃粽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端午安康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对于饮食有限制的肾友来说,是否也能吃粽子呢?

透析肾友的饮食具有较高要求,如“五低一高”(低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磷、高维生素)。

传统粽子多用糯米制成,含有过多的脂肪、盐和糖,粽子里的红枣含钾量高,所以肾友不宜多吃。而对于五花八门的水果粽子、咸蛋*粽子、五花肉粽子等,也应谨慎。如咸蛋*营养价值相当高,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其胆固醇含量相当高,估计约含至毫克的胆固醇。咸蛋*虽可降火,却属腌制食物,盐分过高,会影响心脏机能,肾友尤其是糖尿病肾友不宜多吃。

所以,大部分的粽子都不太适合肾友食用。

但可口的粽子总是让人欲罢不能,也为着阖家团圆不扫兴,还是要吃一些,那么肾友食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1.吃粽子的时间有讲究

最佳吃粽子时间是早晨或中午,放在晚上都有点勉为其难的意思,更别说半夜了。就拿普通饭菜来说,从口腔进入胃、肠,前后都得花上好几个钟头,而粽子并不“普通”,它主要由难消化的糯米制成,要在人体内充分消化,需要耗费更长时间、刺激更多胃酸分泌。而后半夜正处于人一天中的“半歇业”状态,此时强制其消化高难度食材,很可能诱发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等。

2.并不是所有的粽子都能吃

肉粽制作过程中会进行腌制,其中含有较高的磷;甜粽子含有较高的糖和脂肪,红枣的钾含量很高;肠胃不好的肾友如果吃过多的糯米会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无论是何种粽子,肾友宜少吃一点,每次以1个为宜。

最好选迷你粽子,里面含有粗粮薯类配料的比较合适,不加油不加肉的最好。

3.米饭馒头等主食不能与粽子同吃

粽子绝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粽子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以便下咽。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就别去碰米饭和馒头。

端午时节都会约家人、好友一起聚会,肾友们也要注意千万不能吃太多,一方面控制盐、水的摄入,另一方面要控制透析间体重的增长,以免出现各种问题。就算假期里相安无事,为稳妥起见,过了端午节之后,最好清淡饮食三五天,让连日超负荷运转的胃肠道好好休息一下。

端午安康

说了这么多注意事项,那么到底透析肾友怎么吃粽子呢?下面我们列举几个我们最常见的粽子来讲一讲:

糯米一包,上锅一蒸,蜂蜜或白糖一蘸,粽子上还带着粽叶的清香,香甜适口,很多人更愿意吃这种简简单单的粽子。

一个白粽大概为一两左右,含有4g左右的非优质蛋白。

对于需要限制蛋白质的肾友们来说,如果想吃,就需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枣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糯米里加上香甜的枣子(主要为干小枣),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

如此,就要避免糖和钾摄入过多,且多食肠胃难以消化,肾友们可不能贪嘴。若患者出现无尿、少尿、血糖异常或消化不良的症状尽量不要食用,实在想吃则要相应减少高糖、高钾食物的摄入,控制好各项指标的稳定。

咸粽是我国南方人民喜爱的品种,以江南一带的蛋*五香鲜肉粽最为出名,食材先用猪油和酱油炒香后包入粽子,煮熟后油润清香,令人食指大动。

但咸粽太过油腻,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过量的盐份,吃太多对肠胃功能确实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原则上,肾友不宜食用,实在忍不住可稍微吃一点,同时控制好当天其他食物的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

烧肉粽是闽台地区的做法,除了加入猪肉、蛋*这些传统食材外,还加入海蛎干、鱿鱼干、虾米等海产,绑成粽子之后放入骨头汤中熬熟,食用前再拌入特制的蒜蓉辣酱,更加鲜香浓郁。

但从烧肉粽的制作方法来看,高盐、高油、高糖、高蛋白、高嘌呤,不适合肾病患者食用。且由于骨头汤熬制的食物含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能刺激胃酸分泌,让人吃了忍不住还想再吃,所以肾友们还是抵制住诱惑,不吃烧肉粽吧。

低蛋白粽是近几年在慢性肾炎人群中流行的粽子,低蛋白大米和糯米以3:7的比例进行制作,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不同的馅料,既尽可能保证了粽子鲜香软糯的口感,又减少了非优质蛋白的含量,更适合肾友们食用。

水晶粽、冰心粽

粽子中的低蛋白食品,注意馅料的选择即可,适合肾友大快朵颐。

蛋*粽

胆固醇、磷含量过高,建议血透患者不吃!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高磷血症是引起肾性骨病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重要因素,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赤豆、绿豆粽

赤豆、绿豆都属于高蛋白,都是非优质蛋白,而且钾和磷都比较高,建议血透患者不吃!

综上所述,相信各位都会挑选粽子了吧!再次提醒各位,粽子一定不能当作零食加餐,而是要纳入正餐计算,减掉相对的正餐分量,并搭配新鲜蔬菜。

-g的粽子,差不多相当于1两到1两半左右的生米做成的主食。而个头太大的粽子,一不小心就让添加糖、饱和脂肪、盐摄入超标啦,所以,咱就不选它了!

小编提醒,粽子软糯香甜,好吃但不能多吃,尤其是老人和小朋友。

这些人吃粽子也要慎重:

1.糖尿病患者

尽量少吃粽子,尤其是肉粽和甜粽,脂肪多,不易消化,若实在想吃,最好吃清水粽子,并控制好分量,一天以一个为宜。

2.有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患者

要尽量少吃粽子,而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即便是脾胃功能强健者,也要少食多餐。

3.痛风患者

现在很多粽子品种繁多,如果发现粽子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或粽子里有香菇时,千万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4.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肉、红枣、海鲜等,很容易让粽子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此外,健康人群也要注意怎么吃粽子哦:

1.吃粽子健康要定量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对于成年人来说,一餐食用50g,1-2个粽子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3.吃粽子时不要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在吃粽子时,最好配汤或茶,细嚼慢咽来帮助吞咽和消化。

4.一定放冰箱保存

初夏气温较高,粽子容易变质。一般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最好在3天内吃完。

5.粽子要热透再吃

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如果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千万别食用。

6.吃粽子健康注意搭配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多搭配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

粽子虽好吃,但一定要注意适量哦!

动手能力强的肾友,最好的选择是自己包粽子,既能放自己喜欢的配料,又能控制油、盐、糖的量!

郑七血透入驻抖音啦!

抖音号:zhengqixuetou11

医院血液净化室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