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幽门螺杆菌检查那种方法最准确建陵医生告诉 [复制链接]

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很大的差异,主要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较高,约为50%~80%;而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约为25%~50%;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当你和3个朋友一起聚餐的时候,你们中可能就有2个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国大多数人都曾经感染或正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对于这种“常见病”,困扰也不小,不少人都有疑问!

那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呢?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一定要根除吗?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晓*问个清楚。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以下简称Hp)是一种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从口腔进入人体后定植于胃,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

人类是目前Hp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可分离出Hp,表明胃-口、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可能的重要传播途径。

不一定。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部分患者中可表现消化不良症状;以胃窦胃炎为主者中部分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少部分患者发生胃溃疡,极少部分(1%)患者发生胃癌。此外,感染者中极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所以不用闻“Hp”色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侵权立删

建议筛查对象:

(1)胃癌高发区人群(年龄14岁)。

(2)胃癌高风险个体(年龄14岁):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有胃癌家族史、已证实有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或来自胃癌高发区等均属于胃癌高风险个体。

C13呼气试验检查的适应症包括:

1、消化不良初诊者、复诊者;

2、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肿瘤等需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

3、预防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者。

4、拒绝胃镜检查者(除非疑似胃癌才进行胃镜检查)。

5、长期使用NSAID(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者。

如果丈夫被检测出严重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往往会建议妻子也做个检测。

“吹口气儿”——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13和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式便捷,不费时、不费劲、不费钱,吹口气就能完成。且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的特征。

“抽血”——血清学试验检测Hp抗体IgG。不受近期用药的影响,且胃黏膜严重萎缩的患者不受影响。但其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如被检测者既往未接受抗Hp治疗,Hp抗体阳性可视为现症感染。

胃镜下活检,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C13和C14呼气试验都是如今检测幽门螺杆菌最常用且较为敏感的测试方法,主要的区别点是C13是C14的改良版,14C存在微量放射性,13C由于是自然稳定的同位素,没有放射性,是稳定性核素,对人体无损害,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比较C13呼气试验检查有以下优势:

(1)检查结果更加准确。样本常温避光状态下,保存24小时,结果不受任何影响。

(2)检查过程安全简便快捷。C13检查,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及环境均无任何危害。操作简单,受检者只需吹两口气,依从性好。

(3)适合人群广泛。适用于所有年龄,包括儿童、孕妇以及年老体弱群体。

(4)专用试剂,安全、方便。

*图片来源于淘宝截图,仅供学习交流,侵权立删

目前销量较多的网红HP检测都是快速尿素酶检测。但不止胃里会有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口腔里也很多细菌可以产生尿素酶,所以自测阳性也不一定就能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率。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以及中国人的餐饮习惯易导致根除后再感染。那到底需不需要根除呢?最简单的方法,有问题,找医生!

而有以下情况者建议进行根除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胃癌手术后、胃癌家族史、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还有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重点来咯:14岁以下的儿童大多数可以自身清除HP,而且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因此不建议14岁以下的儿童根治。

推荐所有患者均应在根除治疗后行Hp复查。在根除治疗结束后4~8周,医院“吹口气儿”,此期间服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中药或PPI(质子泵抑制剂)均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应当注意用药史,并在就诊过程中详细告知医生。

医生都没能轻松解决的事情,就别自己瞎折腾了。对于初次治疗失败后,方案的选择需根据当地的Hp抗菌药物耐药率和药敏试验、个人药物使用史,权衡疗效、药物费用、不良反应和药物可获得性。因此,想要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就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及时复查,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卷土重来”。

至于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如何服药,请咨询专业消化内科医生,请勿擅自服药。

检测注意事项:

1、检测当日,患者需要空腹或禁食三小时后方可检查。

2、胶囊需用温水完整口服,切忌咬碎,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近期服用过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敏感药物可能影响诊断结果,检测前请停用此类药物。如有服药史,一定要向医生说明。

4、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幽门螺杆菌受抑制,所以应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一周以后在进行检测。

5、胃切除手术可能造成同位素从胃中快速排空,将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效果。

周晓*,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宿迁市消化学会内镜学分会委员,宿迁市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分会委员。先后多次医院消化科、消化内镜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进修深造。擅长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食管、肠道、肝脏、胆道、胰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电子胃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内镜诊疗。常规开展内镜下胃肠道息肉、早癌、粘膜下隆起病变、食管狭窄扩张、食管支架置入等治疗,已有多篇国家级、省级论文发表。

医院消化科治疗中心

我医院长期合作,独家引进全进口奥林巴斯胃肠镜,配备最完善的内镜消*设备及监控程序,高频治疗仪等辅助治疗设备等。常规开展C13呼气实验检查、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高级别瘤变术(EMR)、疣状胃炎术(APC)、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术、食管狭窄球囊+探条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贲门失弛缓球囊扩张术、早癌筛查(NBI)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