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十四节气春分 [复制链接]

1#
春分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春分这个节气平分了春季的90天,在这一天,南北半球的昼夜时间相同。春分也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寒温各半的时节,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养生上,因为春分交节的这几天,天气变化频繁,温度与湿度往往相差很大,气候剧变时,如果人体不能适应,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体弱者就容易生病,像眩晕、失眠、月经失调、痔疮等症都是春分前后的多发病。春分时节,旧病容易复发。这是因为春分时,人的气血一半在里面,一半在外面,人体随着气温升高,阳气越来越盛,大量气血从里向外走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引发故疾,如心脏病、关节炎。肾阳不足的人,春分还易得五更泻。因为,春分是阴阳平衡的时节,人体内阴阳随着节气开始“争斗”,对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在春季,新陈代谢最活跃,人体血液正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激素水平也呈现高峰。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这个节气,尤其中国南方地区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较大,容易引发风湿性关节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但对于部分人来说,3—5月是心理疾患高发的月份。春天潮湿阴郁,时而晴暖,时而阴雨,容易使情绪起伏不定。如果神经系统适应变化能力差,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敏感多疑、失眠、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易疲劳等。由于气候温和,人们开始喜欢到户外参加各种活动。这时肝脏所藏之血开始流向四肢,人们的精神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养生应该因时而变。根据时节的变化改变养生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这是养生保健的关键。人的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多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除了保障脏腑、气血、精气等器官生理运动外,也要保持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和谐一致,达到“供销”关系的平衡。春分时节,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是到郊外踏青运动的好时候,可在这个时节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增强体质。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弱,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性食物,多吃辛味食品。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而且春季雨水多,湿气重,饮食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暑。饮食上可多吃姜、葱、怀山药、枸杞子、土豆、菜花、荞面、鸡肉、鲤鱼、鲫鱼等。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饮食搭配,如吃寒性食物鱼、虾,最好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蛋类。另外,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要注意多食甜味的食物,如红枣、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吃酸味的食物以养脾,如番茄、柠檬、橘子等。有助于在春分时节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助阳类菜肴配上滋阴食材一起食用,多吃甜少吃酸以养脾,都是为了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