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酒渣鼻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8.html食窦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缓解治疗腹胀水肿、胸胁疼痛、咳嗽、少乳等作用,食窦穴的位置: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详见本文图解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五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4、5、6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疏松,内有皮神经及胸腹壁浅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和其下缘,入前锯肌,再深进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血管和神经。前二肌由胸前神经和胸长神经支配,后二肌由肋间神经支配。在胸内筋膜的深面,正对第5肋间隙是胸膜腔及肺,因此,不宜深刺与提插。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别名:命关穴。别名:命关穴,食关穴。脾经气血由此回归脾脏。(1)食窦。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窦,孔穴、地宫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漏落三焦内部的脾脏。本穴物质为腹哀穴传来的地部经水,随经水流行的还有较多的脾土物质,而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脏相通,脾土物质随流行的经水而回归脾脏,故名。
(2)命关。命,性命也。关,关卡也。命关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的正常与否重关人命。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脾脏相通,它内泄脾脏之热,外降脾土之湿,是脾脏与体表气血物质沟通的重要渠道,故名命关。(3)食关。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关,关卡也。食关名意指本穴为脾脏与体表脾土物质出入交换的关口。本穴为脾经经水内传脾脏的出入关口,脾土物质随水流行,因此它也是脾土物质的出入关口。脾土之性是固定不移,它无风不运,无水不行,本穴若无经水载土,穴之孔隙亦如关卡一般阻土运行,故名食关。
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与经水的混合物。由体表脾经注入内部脾脏。将脾经体表气血回流脾脏。
腹胀水肿、噫气翻胃、胸胁胀痛、痰饮、咳嗽、少乳等。食窦穴,健脾和胃,理气调肠。
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或减少、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等。
食窦穴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配气海穴治肠鸣。
寒则通之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食窦穴,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不宜深刺,以防气胸。
食窦穴,艾条灸5-15分钟,食窦穴,艾炷灸3-5壮。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按摩腹哀穴常用于改善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痢疾、绕脐痛、胃溃疡、胃痉挛、胃酸过多或过少等病症。针刺该穴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可以减轻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能抑制胃酸分泌,并能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