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伙胃里长了个拳头大的ldquo石头 [复制链接]

1#

◆来源:都市快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伙子肚子疼,医师叫他喝可乐治病,靠谱么?

小张(化名),是一名公司职员,今年30岁,近三天经常肚子隐隐作痛。

于是,医院消化内科看病,消化内科医生于是让小张去做超声检查。

超声科主治医师潘林给小张做了仔细检查,发现小张的肝脏、胆囊等脏器都没有什么病变,他看了下腹腔,却发现了一个“大家伙”:在小张的胃里有个5.5cm的石头!

图片里亮亮的一团就是胃结石这个“大家伙”

5.5cm是什么概念呢?成人握拳后拳头最长的径线一般也就6—8cm,也就是说小张胃里有差不多拳头大小的石头撑在那里,所以总是肚子疼。

根据经验,潘医生立马问小张有没有吃过柿子或者山楂,小张想了想前几天确实吃了些“开胃山楂”,难怪之后就常常肚子不舒服。

这个大家伙在肚子里可不是个事儿呀,潘医生建议小张胃镜取石,但小张平时工作比较忙,又害怕胃镜的难受,对胃镜取石比较抗拒。

于是,潘医生又向小张提到“可乐疗法”。

那什么是“可乐疗法”呢?

潘医生介绍,胃结石是因为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的似柚子。植物性胃石以柿子、山楂、黑枣引起居多,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

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我们吃生柿子时感觉涩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主要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胃内消化酶、胃脱落上皮)结合成鞣酸蛋白质,很难溶于水,沉积在胃内,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形成胃石。

而可乐里面的酸性物质可以跟植物性胃结石里部分物质结合,破坏它的结构,将结石融化,国内外均有个案报道。但因为结石成分不一,疗效差异较大,并且这种方式也存在风险,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是禁忌;

当然同时需要和护胃的药一起吃,如果出现腹痛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或者有其它新发的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到消化科就诊。

最终小张在消化科医师的指导下还是选择“可乐疗法”尝试一下。

回去后在护胃药的帮助下小张开始了“可乐疗法”,他每天早晚各喝ml可乐,两天后,症状就慢慢缓解了。

一周后找到潘医生,复查超声,果然胃里的“大家伙”不见了。

一周后,胃里都是水,空荡荡的,“大家伙”消失了!

但潘医生也提醒,即便是理论上有助于消融植物性结石,临床上也不提倡这种“另类消石法”,主要原因是弊大于利。

比如胃食管返流症、胃溃疡和胃出血等胃部疾患患者不宜喝可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等也需要远离这些饮料;

还有胃结石在胃里四处滚动,常常将胃壁损伤,造成胃溃疡,而碳酸饮料又恰恰是胃溃疡的禁忌,大口喝下去很容易造成胃穿孔。因此,医院,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

潘医生也告诫广大市民朋友,“柿子、山楂形成胃石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柿子和山楂里有鞣酸,与胃酸一起作用,随着胃的蠕动,和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裹在一起,凝结成固体团块,尤其是空腹食用时更容易诱发胃石症。

简单来说就是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切忌空腹食用,非空腹食用也要适量。”

涨了姿势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