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pf/bdfyy/胃肠超声
一.检查方法:检查前空腹,检查时口服造影剂。
二.胃溃疡:黏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临表: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疼痛,伴反酸、嗳气、食欲不佳。
声像图:
1.胃壁局限性增厚呈低回声。
2.粘膜表面凹陷,形态规则,边缘对称,不随蠕动消失。
3.凹陷部胃壁层次模糊,凹底光滑,表面强回声斑,部分溃疡示“强圈征”。
三.胃癌:
早期:局限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进展期(中晚期):浸润达肌层获浆膜层。
1.早期胃癌声像图:胃壁局限性低回声隆起或增厚,边缘毛躁,粘膜面“火山口征”。
2.进展期胃癌声像图:1.胃壁隆起或增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较低、不均;胃壁层次模糊,结构紊乱、中断,浆膜线不完整。2.胃壁隆起范围5cm厚度1.5cm,胃腔狭窄,胃蠕动、跳跃减弱消失。3.分为: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4.转移。
四.胃壁间质瘤:
声像图:
1.胃壁局限性肿块,始于肌层。
2.肿块低回声,边缘清楚,多发于胃体部,多单发,大小在5cm内。
3.按部位可分为:腔内型、腔外型、壁间型。
4.粘膜面可见溃疡凹陷。
5.彩超可见内部血流丰富。
遇到下列情况考虑恶性:
1.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毛躁,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液化区,部分伴有不规则强回声。2.粘膜面较大溃疡,形态不规则,与液化区相通,形成假腔。3.周围淋巴结肿大。
五.胃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声像图:
1.自胃壁粘膜层向胃腔突出,以低中回声为主,内部回声均匀。
2.肿块形态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表面光滑,大小在1-2cm之间。
3.肿块基底部狭窄,紧贴胃壁,不随体位变动分离,常呈蒂状,部分呈“豆芽状”或“半球形”回声团。
4.彩超可见内部血流丰富。
六.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球部,反复发作愈合后形成瘢痕,瘢痕收缩可引起局部畸形和幽门梗阻。
声像图:
1.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不规则,球部面积变小。
2.球部粘膜面出现凹陷,凹陷表面附少量强回声,不同切面呈“强圈征”、“强双点”、“强回声斑”。
3.凹陷处粘膜层次不清,回声减低,周围球壁局限性增厚。
4.多发溃疡,可见球部形态极不规则,多出凹陷。
5.球后溃疡,肠管常发生痉挛、收缩、或疤痕狭窄,造影剂通过时呈“线样征”。
七.肠套叠:
声像图:
1.套叠部上方肠管扩张
2.纵切时套叠处可见多层肠管平行套入,呈“套筒征”;横切时套叠处可见大圆套小圆征象,外缘肠壁水肿增厚,内部回声高低混杂,即“同心圆征”。3.彩超可见肠壁受挤压后血流加速。
八.急性阑尾炎:
声像图:
1.阑尾增大,内径6cm,壁水肿,增厚,呈双层。
2.腔内伴高回声(粪石),后伴声影。
3.阑尾脓肿表现为右下腹混合性强回声,外周有网膜包裹形成的强回声,或片状无回声。
4.化脓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时可伴有局限性积液和淋巴结肿大。
九.良恶性溃疡鉴别要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