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藿香正气被历代医家誉为祛“暑湿”圣药。每年入夏以后,藿香正气的用量就节节攀升,很多人为了防暑解暑而购买。“恶心、头昏、食欲不振,吃点藿香正气!”这是不少人对“藿香正气”的认识。但是,藿香正气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张药师,来源:药评中心
一、藿香正气的适应症
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滴丸、丸、片)主要由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干姜组成。
藿香正气以广藿香为主药,其功效是治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是指脾胃功能紊乱,发生呕吐腹泻,由此而得名。
藿香正气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临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二、藿香正气只用于“阴暑”
很多人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广告印象深刻,对“每天两瓶,防暑解暑”的广告词更是耳熟能详。但该广告并未区分“阴暑”“阳暑”。
中医将中暑(伤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即西医概念里的中暑,是指在高温、烈日的环境中,由于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中暑。“阴暑”是指夏季由于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孔开放,在此时避热趋凉、忽冷忽热造成的中暑。
藿香正气重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其药性偏温,可用来治疗“阴暑”。对于“阳暑”的治疗,当清热解暑、益气养阴,将其用于高温中暑,无异于火上浇油。
例如,因夏天“吹空调或饮冷太过”导致的外感风寒、内伤湿冷,出现发热无汗、头痛头晕、昏昏沉沉、胸闷恶心、食欲缺乏、大便溏泄等症状,属于中医中的“阴暑”,也称“暑湿感冒”,可用藿香正气治疗。
三、藿香正气不能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最主要的是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
藿香正气是药品,可解暑,但无预防中暑的作用。为了预防中暑而使用,非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因为服用此药带来不安全后果。
四、如何选用正确的剂型
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将药物用60%乙醇作溶剂而制成的液体制剂,特点:含药量高,服用剂量小,发挥作用迅速。但其口感不好,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又因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酒精过敏者,小儿、孕妇及年老体虚者慎用藿香正气水。
2.藿香正气液
藿香正气液是将药物用煎煮法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特点﹕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不含酒精,口感好,便于小孩服用。适宜于不喜酒味及对酒精过敏者。
3.藿香正气滴丸
藿香正气滴丸是将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融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状固体制剂。特点﹕生物利用度高,计量准确,不含乙醇。同时保留藿香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口服5min可快速溶出,能作为急救药品使用。
4.藿香正气软胶囊、胶囊
藿香正气软胶囊、胶囊是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充填于空胶囊或软性囊材中制成的剂型。特点﹕藿香正气胶囊服用方便,便于携带。软胶囊在胃肠道中崩解快,疗效较丸、片剂吸收好,稳定性好,计量准确,儿童服用方便。
5.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分为蜜丸、水丸,是药物用细粉以水或蜜为粘合剂制成的制剂。特点: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且服用量较大,儿童服用困难,多用于成人及慢性病。
6.藿香正气片
藿香正气片是用药粉压制成的片剂。特点﹕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但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储存日久含量会下降,影响疗效的发挥。
五、藿香正气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藿香正气中含有多种药材,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例如,广藿香中的广藿香醇可引起过敏反应;生半夏属*性药材,除了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以外,还可致心律失常、喉部痉挛、甚至呼吸机麻痹死亡。
据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记载,藿香正气水不良反应有药疹、紫癜、休克等过敏反应及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小儿低血糖等。
1.过敏性休克:
患者,因恶心、呕吐、心悸、头晕1d余,医生诊断“胃肠型感冒”,给予藿香正气水10ml/次,口服,3次/d。患者当即口服10ml。20min后,心悸加重,面及胸背潮红,胸闷,呼吸困难,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神志不清,即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2.致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年未复发。因头部昏重,四肢倦怠,泛恶欲吐,纳呆而就诊,医生诊为“暑湿感冒”予藿香正气水10ml/次。患者空腹一次服下20ml,10min左右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头昏欲扑,上腹部灼热,脉搏细数而弱,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大便呈柏油样,确诊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3.双硫仑样反应
患者,,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哌酮钠2.0g静滴,1次/d,用药第4日因自觉鼻塞、头痛,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约10min后自觉气喘、胸闷,额面潮红,脉搏增快,确诊为双硫仑样反应。
特别提醒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等)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醇蓄积”中*反应。藿香正气水含60%乙醇,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1.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
2.硝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
3.其他抗菌药: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霉素、磺胺类等。
4.降糖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磺酰脲类降糖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