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体是有自愈力的人类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动物都有自愈力。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体,人体是有自保功能和自愈力的,这是人体的本性。所谓本性,就是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的东西,仅仅依靠自身就能达到和谐。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造化最精密、最完美、最充满变数和不可思议的系统,人体的自愈力来自于心灵的自信、精神的乐观和自我觉悟。相对于生命来说,医学是很粗糙的,药物不可能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人在得了病后,从某种意义上讲需要从主观和肉体两个方面作出双向选择。解决肉体的病痛,同样需要心灵的感悟。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生病时,除了医疗外,还需要亲朋好友们的关怀和安慰。医生的专业知识可以从肉体上对疾病进行调节,可以指导和鼓励患者对身体进行康复;但患者也应该认识到仅仅依靠医疗是有局限性的。人类在收获健康方面,更不应该放弃人体的自愈力。人体的自愈力对于健康的恢复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其实,在没有发明医术之前,人类获得健康的最原始途径就是靠自愈力。按照中医阴阳理论,阴阳可以自和,阴阳双方以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为基础;在一定的限度内消长,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维持着体内阴阳平衡,即自愈。《伤寒论》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健康的人体处于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状态,身体可以自动地调节不平衡之处,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也讲:人体在生疾病后,会逐渐在相生相克的机制下达到和谐而康复。《*帝内经》上、下两卷共篇,几乎没有介绍什么药方;所讲的内容大多是要求人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达到天人合一才不致于生病。这告诉我们,人体自愈力应该在顺应天时才能很好地实现。每个人的健康应由自己负责,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药物或医疗。健康不应该与医疗划上等号。《汉书·艺文志》中讲:“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中的“中”字是恰好、适合之意;“中医”是指符合医道、医理之意。这里的“中医”并非与西医对应的名词,中医与西医对应是在清末西医传入中国后才开始使用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的意思是:得了病,若医不对症或被庸医误治,不如不治。不医当“中医”,这说明人体是潜藏着自愈力的。“不治”,并不等于消极地放任病情向着不良方向发展,而是积极地通过自我调养,顺应天时,等待着自愈力发挥作用以恢复健康。这,更符合医道医理。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曾多次为周恩来总理看过病。他曾向人介绍自己晚年身体有痰饮宿疾多年,一直坚持不服药;所应对办法就是“唯有节饮食、适寒温而已。”虽然身体已衰弱,但又多活了许多岁月。蒲老曾见到自己的一位范姓老朋友,观其满脸病容;其自述每日从早到晚按时间点服用中药和西药,饭也吃不下。蒲老劝这位范姓朋友,不妨把药物都停下来。刚开始这位朋友不肯听从,后来先停服了中药,再后来递减西药;最终把所有的药物都停了。其后食欲渐增,病已去了一大半。人们往往过度依靠医疗,动辄用上抗生素或激素类的药物;虽然见效快,但也正是这些药物消灭了人体的自愈力。药物替代了人体自愈力,也极大地损伤了人体固有的健康;白白地浪费了人体抗病的第一道防线——自愈力。这,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悲哀!而动物却依然依靠着自愈力来恢复健康。五、健康是养出来的根据上述四个部分的内容,可得出一个观点:健康是养出来的,而不是医治得来的。医与药可以暂时解决病症问题,这仅是收获健康的一种可能性;去病并不等于真正收获了健康。三分治,七分养,养大于治。病前的养可防病,治病过程中的养可有效地配合治疗,病愈后的养可巩固治疗的效果。养生应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项。假如您是一体多病的患者,或者是位有多年顽疾久治不愈的患者,或者是位因治某一疾病又引发了多种疾病的患者;请您先停下治疗,不再盲目去治了,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反思一下。反思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了多少?反思您长时间治疗的投入与对健康的收获成正比吗?反思健康是养出来的,还是治疗得来的?我个人认为两种类型的患者不宜于长时间继续治疗:一种是患有慢性疾病者,若不是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急症,可以通过居家坚持养生逐步康复。但这需要患者破除自己对医疗的迷信,需要对养生有坚定的信心和恒心。另一种是患者体能体质极差,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这样的病人继续接受药物治疗,等于生拉硬拽地抽调病人仅有的元气和精髓;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的结果是缩短了生命的长度。这样的病人倒不如在家中静养,或许可以延缓一下生命。六、事例(一)、某省一男性患者,64岁,身高1.8米。此患者从年开始,经常感觉到胃胀、胃痛和反酸。先后医院治疗过,且每次就诊挂的都是专家号,所服用的药物都是西药。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难以去根,后来自觉病情加重,经常在饭后有食管反流的现象。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糜烂并伴有胃黏膜脱落。如此反复治了六年之久,到了年有位北京医院坐诊;该患者经过北京专家诊疗后继续服药。每次都按处方拿三个疗程的药,且都是进口的贵药。后来逐渐对药物有了依赖性,一日不服药就感到胃里难受;但服药后又感觉到心窝处在转着疼,并伴有恶心。年元月因害怕病情会恶变,医院做了活检,结果是良性的。接下来继续服药,病情非但好转,又有所加重;干饭不能吃,稀的免强喝点。更甚的是又感觉到了两肋处疼痛,不能食油腻食物和鸡蛋。医院检查,发现胆囊也出现了病灶。此时,这位患者体重已由斤降到斤,整个人已大脱相,面*肌瘦,行走无力;夜里难以入睡,白日乏力不想动。因为消瘦,又怀疑是否得了糖尿病,医院检查,血糖正常。年底,这位患者再次挂了专家号,经专家诊断后,彻底打消了他继续治疗的念头。这位专家说:你这病没有什么好办法,上了年纪的人都是这样,只能常年坚持服药。已经治了七年没见好转,而且病情还在加重!从年元月起,这位患者停掉了所有的药物,开始转向养生。每日坚持泡脚、推腹,并使用了民间一个治胃病的验方:即用鸡内金、蛋壳粉和乌贼骨粉三合一服用。配合每早空腹服用一杯生土豆汁;也服用了一些三七类补气养血的补品。半年后,这位患者身体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胃也不再胀痛了,睡眠也有了改善;体重由斤增至斤,人也精神了。(二)、某女性患者,68岁,身患两种癌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大;只得转向养生保健,病情得以好转。在康复后作了一首打油诗:医院像天堂,医院是牢房;医院收钱如银行,倾家荡产没商量。宁愿居家做保健,不甘病倒受人骗;健康是无形资产,养生等于在存款。不懂养生养医生,医院。爱家人先养自己,养生保健是远见;呵护生命做保健,养生无疾到天年。(声明:凡采用本栏目所提供的药方者,须征得当地执业医师同意。本栏目不对用药后果负责!)
(原创作品,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