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德国人A.Kussmaul受到吞剑表演的启发,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胃镜-金属管状式胃镜,从此医生不再是“隔着肚皮”猜胃病,而是能够真真切切的对消化道内部一窥究竟了。从那时起人类进入了直视下诊断消化道疾病的新阶段。图源网络
侵删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胃镜经历了从硬管式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到纤维内窥镜、超声与电子内窥镜等各个发展阶段,年GivenImaging公司(以色列)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M2A”。短短20年的时间胶囊胃镜也经历了多次迭代,如第一代胶囊主要依靠受检者胃肠道自身的蠕动及重力作用推动胶囊的前进,所以容易造成检查盲区而漏诊。而第二代胶囊增加了动力驱动系统,具有可操控性,内镜医师可主动控制胶囊移动,克服了一代胶囊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胃内病灶的检出率。据说未来的磁控胃镜还可以实现活检、治疗等更多的功能。图源网络
侵删最近做胃癌早诊相关培训的时候,经常强调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金指标,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普遍存在依从性不高的问题。也有同学因此询问是否可以选用胶囊胃镜检查代替普通的电子胃镜检查。的确,普通电子胃镜的侵入式检查方式毕竟是一根管子插进消化道内,想起来就令很多人不能接受,也由此造成很多人错过了早筛的时机。成都市曾经就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做过调查,被调查的人们普遍在对侵入性胃镜操作的抵触和渴望通过检查保障自身健康之间左右摇摆。显然,胶囊胃镜能够有效的消除受检者的担忧。在能够满足胃黏膜疾病的诊断要求的基础上极大的提升了检查的舒适性,同时还避免了交叉感染、出血、穿孔、误吸等严重并发症。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胶囊胃镜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能进行镜下活检、镜下治疗,且因其无法抽吸胃液、冲洗胃黏膜、充气等功能,对患者检查前的准备要求较为苛刻,胃充盈度及清洁度直接影响到检查效果。另外胶囊内镜最大的风险是胶囊的滞留及嵌顿,发生率约1.4%。部分嵌顿的胶囊需要通过小肠镜取出,但是部分仍需外科手术取出,因此对于那些无手术条件或者拒绝手术的受检者也不能进行胶囊检查。对比目前的电子胃镜,不仅可以让医生观察到胃粘膜的微小变化。还可以直接钳取得米粒大小的组织,进行组织学定性,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此外内镜还可以进行各种急诊止血、息肉的摘除、晚期癌症的支架置放和药物治疗、取异物、胃造瘘等操作,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结肠及直肠炎症、溃疡、肿瘤等。因此尽管未来随着磁控胃镜的发展,胶囊胃镜的缺陷可以逐步得到解决,但是显然胶囊胃镜现在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胃镜检查。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当然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放下对胃镜的固有顾虑和偏见。-END-民法典时代重疾险进阶训练营在线网课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