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拿ldquo胃疼rdquo不当 [复制链接]

1#
从”心“爱自己02-26不可小觑的“胃痛”年2月11日晚,正值大家欢度新春佳节之际,44岁的王先生,在吃过年夜饭后,喝了一杯凉水,时隔不久便出现了上腹部(剑突下)闷痛,阵发性加剧,并伴有大汗淋漓。起初王先生并没有当回事,以为只是胃痛,加上过年,医院不吉利,医院就诊。但就这么拖着,情况却不妙了:王先生的“胃痛”不但持续不缓解,反而越来越重,无医院。让王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的“吃坏肚子”、“胃疼”竟然是“心脏”在求救!!!虽然过年期间,胃肠方面疾病多发,但是,在询问了王先生的症状和病史后,医院内科王素贤主任认为,王先生的“胃痛”并不简单。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平日不规律监测,不规律用药,否认吸烟史,但有饮酒史,无相关家族遗传病史。来院时血压/mmHg,心率次/分钟。心电图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Ⅱ级,高血压Ⅲ级,病情高危。明确了病情诊断,治疗也就有了方向。目前,王先生经过住院系统的治疗,他以为的“胃痛”已经好转。但在医生看来,他的心脏病却仍然不能小觑。王先生已到中年,平时未注意身体检查及血压监测,导致发展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发现时,病情已很严重,如果不是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会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也会给家人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和消耗。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不禁要问,为什么“胃痛”会是“冠心病”,而日常生活中,冠心病又有哪些容易忽视的症状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被简称为“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近年来,由于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等高危风险人群数量增多,冠心病也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种之一,并且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往往是突然感到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发作往往是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但有的时候,冠心病发作时并不会表现出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被忽视了。出现心绞痛时,往往会在胸骨后中部或1/3处疼痛,且会向左肩部放射,呈压迫、沉重、紧束、烧灼感,每次会发作持续2-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但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心肌梗塞则可出现突然、剧烈、频繁、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症状。而由于老百姓普遍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疼痛的部位又在胸骨后,所以很多患者便以为是胃痛发作,而不会联想到是心脏出了问题,这就恰巧延误了治疗时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区分“胃痛”还是“心绞痛呢”?01胃痛的特点胃部疾病引起的胃痛,大部分都是和饮食有关系,比如饱餐后疼痛会加重,或者空腹时疼痛加重。胃溃疡多表现为餐后疼痛,疼痛多位于中腹部稍偏高处;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及饥饿痛,疼痛位置位于中腹部、脐上方。胃炎的疼痛主要是在胃脘部。胃部疾病除疼痛外,还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02心脏原因误以为“胃痛”的特点与胃部疾病相似的是,心脏病也常常为上腹部疼痛,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痛”。但心脏病导致的“胃疼”,往往不与饮食直接相关,也不会按压后疼痛加重或疼痛缓解。心脏病误以为的“胃疼”常常持续几分钟,多在2-15分钟之间,多由于活动、劳累、运动而诱发,休息后有时可自行缓解。这种“胃疼”,常常来的突然,而缓解后就和健康人一样。而这种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胃痛”如果长时间,尤其超过20分钟仍没有缓解,或有所加重,则应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立即就医。说到这里,只是教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而人的身体千差万别,同一种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因而,想要真正分清究竟是“胃痛”还是“心绞痛”,仍然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检查设备来明确诊断。在这里,医院内科王素贤主任提醒各位朋友,平时一定注意身体检查,出现不舒服请及时就医治疗,不可疏忽大意,养生保健,乐观生活,爱自己,从“心”出发。医院内科特聘专家

王素贤

医院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简介

毕业于南方铁道医学院,医院(原八院)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老年病研究室主任医师、干诊科主任、循环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教学、带教和临床一线工作5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内科各种疾病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各种老年病和危急重症的诊治和抢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