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结肠癌是指癌变位于升结肠的恶性肿瘤,升结肠属于右半结肠的一部分,左、右半结肠癌由于胚胎起源不同,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分子生物学表现、预后等均有差异,因此专家提出左、右半结肠癌是两种不同的肿瘤。不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的生存期、预后、对同一药物(如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的响应等均有差异。在结直肠癌中,约有5%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肝转移,约有50%的患者在后续进程中发生肝脏转移,肝转移也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切除是肝转移的唯一治愈手段。因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广西医院MDT团队为您带来一例升结肠高分化腺癌并肝转移病例分享。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女,54岁。因“大便性状改变4月余,腹痛月余”于.08.04首次至我院就诊。既往有甲亢病史多年,一直服用甲巯咪唑及甲状腺激素片药物治疗;余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ECOGPS评分1分,疼痛NRS评分4分。身高cm,体重46Kg,体表面积1.43m。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颈甲状腺Ⅱ度大。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直肠指检: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血染。
.08.05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全套无异常。
CEA:0.36ng/ml,CA74:17.67U/ml,余肿瘤标志物正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08.04外院肠镜检查:距肛门65cm升结肠处可见全周隆起型肿物管腔狭窄,内镜可通过,肿物表面见坏死,活检4块,质脆易出血,其余所见回盲部各段结肠未见糜烂溃疡及肿物。
.08.06会诊外院肠镜活检病理:(升结肠肿物咬检)管绒毛状腺瘤恶变,癌型为高分化腺癌。
.08.08我院全身CT检查:升结肠环壁增厚,考虑升结肠癌(T3期)可能性大;肝尾叶肿物,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余头、胸、腹部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08.09我院肝脏MRI:肝尾状叶结节,考虑为转移瘤可能性大。
.08.10我院骨ECT示全身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临床诊断
升结肠高分化腺癌并肝转移(cT3NxM1a,ⅣA期)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
第一次MDT讨论
影像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消化肿瘤内科:
1.患者诊断结肠癌明确,结合影像学评估,临床分期为T3N0M1a,可行结肠癌根治术。
.肝脏CT及MR评估为肝尾叶1个占位,大小约.5cm*.8cm,属于寡转移,建议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宜分期手术治疗。
3.结肠癌伴同时性肝寡转移,CRS评分1分(同时性肝转移),评估为术后低危复发风险,建议行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转移灶后行术后辅助化疗,并完善RAS、BRAF基因检测。
诊疗经过
综合以上专家意见,考虑该患者为无症状可切除的结肠癌同时仅有肝寡转移,低度风险,可能达到NED状态,因此考虑给予分期结肠切除术及转移灶切除+术后辅助化疗。
.08.0在胃肠外科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肠粘连松解术。
术后病理:(结肠肿物)中分化腺癌,部分为粘液腺癌,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外脂肪组织,可见癌栓形成及少量神经侵犯。两端切缘未见癌。(阑尾及网膜)未见癌。送检肠系膜淋巴结1/6有转移癌。
术后诊断:升结肠中分化腺癌并肝转移(pT3N1aM1a,IVA期)。
.08.0:升结肠肿物切除术。
周期化疗后建议行肝转移瘤切除术,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
.09.04-.01.14(KRAS/NRAS野生型)CapeOX方案化疗6周期。
.11.5-.1.06医院行肝内病灶陀螺刀放疗。
评价效果:肝脏病灶PR。
影像学检查
诊疗依据
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研究汇总表:一线治疗3-6个月后获得最大获益,治疗反应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的mCRC患者,适合采用维持治疗。
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使mCRC患者进一步获益。
.0.05-.0.08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期间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EA、CA74:
肿瘤标志物检查
定期复查肝内病灶稳定,余胸腹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04.07腹部CT示肝左内叶与尾叶交界区近第肝门处稍低密度结节较前明显增大。
影像学检查
第二次MDT讨论
探讨结肠癌复发治疗方案:
胃肠外科:患者为原发灶已切除的结肠癌,目前无梗阻、穿孔、出血等急症,无手术干预指征,患者目前状态仍为寡转移状态,需判断是否可以达到无瘤状态。
放疗科:该患者为一例晚期转移性升结肠癌,肝内转移灶较前进展,可考虑行姑息放疗。
肝胆外科:依据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路径予以判断,该病例患者评估后为无法达到NED状态,可选择局部姑息射频治疗。
肿瘤内科:该病例患者为升结肠癌并肝转移,已行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瘤放疗,现肝内转移瘤进展,考虑仅有单个病灶,经肝胆外科评估无法达到NED状态,目前治疗建议肝内转移瘤局部治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存治疗。
综合以上专家意见,考虑该患者肝转移瘤无法手术治疗达到NED状态,因此考虑给予肝转移瘤局部姑息射频治疗+抗血管生存治疗+化疗。
患者不同意该方案治疗,要求出院至外院行射波刀放射治疗。
.04.8医院行肝内病灶射波刀放射治疗。
肝内病灶放射治疗,射波刀放射治疗后疗效评估:SD。
影像学检查
.11.16腹部CT示肝左内叶与尾叶交界区病灶PD。
影像学检查
诊疗依据
指南推荐:一线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失败后可选择FOLFIRI±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方案、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治疗。
.11.3-.0.06贝伐珠单抗+雷替曲塞(+伊立替康)方案4周期。周期化疗后因出现不良反应,腹泻、CTCAE3级,持续时间1周,停用伊立替康。
三线治疗:
评价效果:肝内病灶SD。
影像学检查
在4周期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持续存在。
肝功能损伤ALT:CTCAE3级;AST:CTCAE3级。故停用雷替曲塞。
肝功能检测
.03.07-.1.05贝伐珠单抗+替吉奥治疗。疗效评价:SD。
影像学检查
.1.1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住院治疗,停用贝伐珠单抗及替吉奥治疗。患者于.09.0去世,OS为4年。
病程回顾
病程回顾
病例小结
1.若该患者在初始治疗期间选择了肝转移瘤切除术,是否可以争取获得NED;病情进展后局部的干预是必要的。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规范的全程管理及动态的病情追踪,及时的MDT讨论,综合治疗使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