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胀有肠胃炎,有人说是ldquo胃寒 [复制链接]

1#

三餐不固定,饥一顿饱一顿;家中饭菜不爱吃,喜欢外食或者点外卖;熬夜到凌晨,吃个夜宵……这些场景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的熟悉?

也正是这些常见的生活习惯,无形之中让胃炎患者激增,并呈年轻化趋势!

不少人觉得胃炎是良性的,又非常普遍,随便吃点药应付,甚至不管不顾都行。但你可知,从胃炎发展到胃癌,其实只需要四步……

1

从胃炎到胃癌,仅需四步

一旦有了胃病,不加控制,则大概会经历如下过程:慢性浅表层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早期胃癌。

仅仅四步就能发展成胃癌,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长可短,关键只在于你!

1黏膜炎症不除,胃炎会逐渐加重

正常人体的胃外层都有一道保护防线——胃粘膜。而胃黏膜从内到外分四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健康的胃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可能会逐渐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此时炎症只累及和食物密切接触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但随着炎症时间的推移和程度的加深,逐渐波及固有层,腺体逐渐萎缩,就会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此时不仅会增加粘膜破裂出血、引发感染的风险,还会伴随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打嗝等症状,人也容易变得消瘦,吃一点就饱。

不过,单纯的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听从医生指示,积极治疗即可。但也不排除病变风险。

2反复炎症,可发展成肠化生

胃粘膜上皮受到反复炎症和不良因素的刺激,可导致胃粘膜上皮部分细胞逐渐转化成肠型黏膜上皮细胞,此时会丧失正常的胃功能。

这一过程就是肠上皮化生,也被称为胃癌的“前奏曲”。肠上皮化生可以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两种。

完全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较小,控制好高危因素、减少胃黏膜炎症,也还是可以帮助逆转的;

不完全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这时需要定期进行内镜复查,积极控制或切除,阻断其发展成癌。

3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最后一步

若是肠化生没有进一步得到控制,胃粘膜严重受损,胃部功能下降,则可能出现细胞不典型增生,这就是真正的“癌前病变”!

轻度异型增生有20%癌变率;重度异型增生有70%癌变率。因此,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治疗,甚至需要手术切除。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胃息肉,若是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一般可以先观察,不用治疗;但若是腺瘤性息肉就要当心了,其癌变率可高达10-30%,一般建议切除。

2

加速胃癌进程的“危险分子”

一般来说,胃炎发展为胃癌,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病变过程,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但生活中的一些“危险分子”,却会伤胃更深,加快胃癌病变的脚步!

1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类致癌物。数据统计,67-80%的胃溃疡、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与它有关,且能增加4-6倍的胃癌风险!

对胃来说,它可以寄生在胃粘膜,藏在胃小凹中,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素,破坏胃粘膜,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

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消*、分餐制、少吃生食等能有效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如果您的家庭成员或是经常聚餐的办公人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要坚持分餐制,且尽早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检查。

2亚硝酸盐

我国居民特别是一些农村人口,很喜欢吃腌制食品,比如:盐腌的干鱼,发酵的腌菜、泡菜、酸菜等,另外还有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肠、肉类等,它们都含有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虽然并不致癌,但人体长期摄入或过量摄入后,其可以在胃内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真正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不仅是增加胃癌风险,还包括食道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等的风险。

建议:

①少吃腌制、加工的食品。

②蔬菜现买现吃,不要过久囤放。

③像芹菜、菠菜、莴笋等蔬菜含有的亚硝酸盐较高,建议用热水焯烫10秒,再烹饪。

④在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能阻止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从而减少一些致癌物质的产生。

3*曲霉素

*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其*性相当于砒霜的68倍!1mg即可致多种癌,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

它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豆类、坚果等,储存不当时就很危险。

此外,开裂的筷子、刮痕多而深的木砧板容易隐藏食物残渣,也很容易滋生*曲霉菌,甚至随着进食摄入。

因而,要正确储存食物,预防霉变,而对于已经有霉点或者发苦变味的食物,一定要立即丢掉。

4烫

很多人吃饭喜欢“趁热吃”,喝水讲究“趁热喝”,特别是汤面等,相对进食温度更高。殊不知食物温度超过60℃就会损伤胃黏膜,容易造成充血、水肿、蛋白变性,长期如此,更是会增加癌症风险。

国外学者研究也有发现:食物温度超过70℃,会直接损伤食道、胃;若是达到80℃,会导致黏膜组织坏死。若连续25天食用高温食物,食管上皮就会出现不典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变。

建议:进口的食物、饮品等都应该保持在35-40℃,最好不超过45℃。晾一会再吃,别着急。

5胖

肥胖是众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也与胃癌相关。肥胖人群胃部压力较高,更易导致贲门口松弛,引起胃食管反流。

食管环境偏碱性(pH值约7.47),而胃的环境是酸性(pH值约1~3),一旦出现胃食管反流,胃酸就很容易损伤食道下端,引起炎症。而若食管一直处于受损、修复再受损的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食管与胃交界处癌变。

因而体型肥胖的人要积极减重,预防疾病找上门。

3

高危人群,胃镜检查不能少

胃癌来临大多时候都悄无声息,据调查,超过80%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若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像黑便、腹部包块、呕血、消瘦等情况时,大多数已经是中晚期了,其存活率不足10%。

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金手段,可直观、准确地发现微小胃黏膜病灶。因而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便无不适症状,也要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若无问题,且饮食习惯良好,可3-4年检查一次,若有问题,则需定期复查。

另外,以下高危人群更要定期检查:

①有胃癌家族史;

②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像抽烟喝酒、喜食腌制品等;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

④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⑤超重或肥胖的人。

4

中医护胃有妙方

除了避免一些伤胃的习惯,均衡饮食外,中医专家还给了大家几个妙方:

1太和汤,保护胃黏膜

胃粘膜是胃的保护伞,因而保护好胃粘膜,能大大降低胃病的发生。

烧开后又晾凉的白开水,在中医上被称为太和汤,在某些程度也能保护胃黏膜。

2红豆板栗山药粉,健脾胃

配方:

山药:健脾补益、滋精固肾

红豆:行血补血,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薏仁: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泻

芡实:“水中人参”,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板栗粉:健脾和胃,补肾活血,强壮筋骨

粳米:补中益气,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

大枣:补中益气,健脾养血,宁心安神

小米: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泄

用这八种食材,经过科学配伍,传承古法炮制工艺,研磨成粉,全方位调和脾胃,增强体质。

3石斛麦冬饮,润脾胃

平时喜欢吃辣的,还有胃病迁延不愈,都会出现脾胃不润,即有大便干燥、口燥咽干、胃脘部嘈杂等症状。

此类人群建议平时适当多吃些银耳、燕窝、百合、山药、梨等润脾胃,还可以试试下面这款茶饮:

石斛麦冬饮

做法:太子参5克、石斛5克、麦冬5克、百合5克,先用开水冲洗一遍药材,再用开水泡15-20分钟。这是一天的量,可反复冲泡。

太子参既能益气又能养阴生津;石斛入胃经、滋胃阴;麦冬入肺胃经、能滋阴,还能清心除烦;百合也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所以这个代茶饮不光养阴,还兼顾了补气。

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按个“在看”再走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经常有朋友说到这些症状:饭后总要上卫生间;不能吃凉的东西,一吃肚子就不舒服;天气变冷了,就感觉胃部隐隐作痛……

有人说是“胃寒”,也有说是“慢性肠胃炎”的,网上声称能调理的“医生”很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有一些食物可以调理,那是最好不过了。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得知道这里面两个概念的意义,那就是“胃寒”和肠胃炎。

胃寒

胃寒是一个中医的术语,如果要去描述它的确切定义,可能需要很长的篇幅,那样的话,大多数读者肯定是没有兴趣的。

大体上,胃寒由两类因素引起:内在的脾胃阳气虚导致的“内寒”,感受外来“寒邪”导致的阴寒凝滞胃部。

中医认为,胃寒的主要症状有:天气变冷、吃冷的东西等引发胃痛,自我感觉胃部有寒凉感,得温后,由于温可驱寒,症状可能得以减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胃寒”症状的核心还是胃痛。

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胃痛多半和胃或十二指肠的炎症和溃疡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肿瘤、缺血或其他全身严重的疾病,也可波及到胃,引起胃痛。

肠胃炎

肠胃炎和胃肠炎其实是差不多的概念,不过正式的叫法应该是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可由病*、细菌感染导致;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慢性胃肠炎的说法。

对于一些有反复的胃肠道症状,呈慢性病程的人,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慢性肠炎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这种说法,可以让患者理解,但是对于医生找到病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因此,对于朋友们提出的“有肠胃炎、胃寒”的简单描述,可以推测可能具有如下的一些症状:

1、胃痛

这种胃痛有一定的规律性,跟气温或气候的冷热、饮食温凉等有一定的关系,寒冷可能是胃痛的诱发因素之一。

2、肠道症状

有腹胀,腹泻,便秘,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爱放屁,大便不成形,黏液状大便,或者便溏。

便溏这个概念很形象,但年轻一些人的不一定能理解;通俗的说,就是大便的外形如同鸡的粪便一样(很多年轻人可能未见过),或者看起来像融化的稍微稀一点的巧克力。

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对应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慢性浅表性或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道功能紊乱、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药物相关的腹泻、某些病原体的慢性持续感染、隐孢子虫感染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等等。

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胃肠道症状,要根据具体的疾病采取具体的措施。

比如: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炎,使用抗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慢性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则分别使用抗菌和抗阿米巴原虫的药物,等等。

饮食疗法

对于肠道症状,如果没有确定病因,一般来说不太随意乱治疗。

调节肠道菌群

益生菌类的药物可能对腹泻、便秘、腹胀等肠道功能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长期喝酸奶(不是那种“酸酸甜甜”的饮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注意饮食卫生

很多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卫生所当其冲,饮食不洁能够给胃肠道带来更多接触病原体菌的机会。

什么东西不能吃?

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时会腹泻。很多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跟某些水果有密切的关系。

有长期腹泻症状的人,应该写好胃肠道日记,能够忠实地记载发生腹泻和吃某些食物的关系。此外,油腻的食物、烧烤、煎炸和熏制的食品,尽量少吃。

炖什么食物能调理?

采用炖而不是煎、炸、炒的办法所烹饪出来的食物,最大的好处就是易于吸收,这对胃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炖食物的原则是:尽量撇去动物脂肪,成分尽量简单,品种尽量少,一般以三到五种食物以下为宜。

药食两用的食材或许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扁豆、山药、莲子等等,但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食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只不过为了增加食物的丰富性,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已。

医生的温馨提醒

对于有胃炎或者胃肠炎,或者其他各种类型的结肠炎和肠道炎症性疾病来说,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病治本始终是根本的原则。

一些炖的食物可能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以及减少胃肠道的刺激,对营养的吸收有一定的好处。但过多药物或者食物的大杂烩,可能既破坏了味,也破坏了营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